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小稍伯中士

小稍伯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职掌参见“稍伯中大夫”。

猜你喜欢

  • 王家郎

    官名。汉朝诸侯王国郎官。《后汉书·灵帝纪》: 熹平五年(176 )“试太学生年六十以上百余人,除郎中、太子舍人至王家郎、郡国文学吏”。秩二百石。官名,汉置王家郎即王国之郎中,俸二百石,掌宿卫。《后汉书

  • 尚书都兵郎

    即“都兵郎”。

  • 祗应司大使

    官名。元置,为祗应司长官,从五品,掌王府、寺观修缮、妆銮、油漆、裱褙等事。见《元史·百官六》,参看“祗应司”条。官名。元置,为祗应司的主官,见“祗应司”。

  • 膳上侍卫

    官名。即“饭上侍卫”。

  • 内承直

    官名。隋置,属长秋监,见该条。

  • 功劳将军

    官名。北魏置。《魏书·公孙表传》: “太宗初,(公孙)表参功劳将军元屈军事,讨吐京叛胡。”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及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皆未载。

  • 南京守备太监

    官名。明洪熙元年(1425)始置。为司礼监外差。初置一人,后增正、副二人,正德(1506—1521)、嘉靖(1522—1566)间多至四员。掌护卫留都、兼辖孝陵神宫监, 位在南京守备之上。宦官职名。明

  • 右日逐王

    匈奴王号名,地位次于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和左日逐王,高于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渐将王等,属官有骨都侯、尸逐骨都侯、日逐、且渠、当户等。有自己的部土。见《后汉书·匈奴传》。

  • 明经

    选举制度。意为通晓经学。始见于汉,自武帝尊崇儒术后,颇盛。无常制。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后85)始令郡国举通晓经学者,凡十万以上举五人,十万以下举三人。后附以年龄规定,如质帝本初元年(146)定年五十以上

  • 虞曹尚书

    官名。北魏前期尚书省虞曹长官。《山徽墓志》载其父曾任此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272)。参见“虞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