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将作大匠

将作大匠

官名。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 由将作少府改名。亦简称将作、大匠。秩二千石,或以功劳增秩中二千石。掌领徒隶修建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工程,植树于道旁。设两丞,左、右中候,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木工)、左右前后中五校令、丞,主章长、丞。成帝阳朔三年(前22)罢左、右中候,又省左、右、前、后、中五校丞,但置令。新莽改名都匠。东汉复旧,然初不置专官,常以谒者兼领其事,至章帝始真授。设丞一员,属官减省,唯置左、右校令、丞。三国沿置。魏三品,有丞一员,领右校令。两晋南朝有事则临时设置,事讫即罢,常以他官兼领。梁、陈常置,改名“大匠卿”。北魏仍置,领将作都将、将作监等官,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二品下,二十三年改从三品。北齐、隋初为将作寺长官,从三品。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 改寺为监,历代沿称。其长官改称将作大监,炀帝大业三年(607) 复改将作大匠,五年又改将作大监。唐初复名将作大匠,从三品。其后屡有改称,玄宗天宝十一载(752) 定名为将作大监。参见“将作寺”、“将作监”、“将作大监”。


官名,秦称将作少府,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候。景帝中六年改称将作大匠。属官有石库、东园主章、左右前后中校七令丞。东汉沿置,俸二千石,掌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土木工程,并种植桐梓之类于道侧。有丞一人,六百石。属官有左校令、右校令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将作少府》、《后汉书·百官志四·将作大匠》。

猜你喜欢

  • 翊善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诸王府置,掌赞导之事,选常参官年五十以上有文行者充任。后资善堂亦置,以儒臣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定为从七品。官名。宋置,为皇子教授官。宋高宗

  • 同知转运使

    官名。辽金置,辽制地位在转运使下;金制秩从四品,地位在转运副使(秩正五品)之上。

  • 王丞相

    即王国相。皇子封王,其郡为国,置丞相一人,统众官。景帝中五年改丞相曰相,成帝更令相治民,如郡守,有长史,如郡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

  • 辽东路转运司

    官署名。金朝地方机构。掌辖区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置于上京咸平府。设转运使领司事,秩正三品。下设同知转运使、副转运使等职。章宗泰和八年 (1208) 以辽东转运使兼按察副使,同知转运使兼签按察

  • 尚书左主客郎

    参见“左主客郎”。

  • 官遼

    即“官辽”。《汉隶字源 ·三萧》: “《夏堪碑》:,官遼临吊。’遼即寮字。”参见“官僚”。

  • 县法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县士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县法中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三通馆

    清代内阁所属特开的修书馆。见“内阁修书各馆”。

  • 中校署

    官署名。唐朝将作监置,有令一员、丞三员,掌供舟车、兵械、杂品; 另有监事四员、典事八员等。武则天改名营缮署,垂拱元年(685)复名中校署,寻废; 玄宗开元二年(714)复置。北宋初存其官名而无职司。官

  • 招募使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仪凤三年(公元678年)正月遣左金吾将军曹怀舜、李知十等,分别往河南、河北招募猛士;咸道九年(公元868年)十二月敕司农寺丞薛琼可充滁庐寿州招募乡兵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