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女尚书

女尚书

官名。掌管宫中事务的女官。《后汉书·陈蕃传》:“侯览、曹节、公乘昕、王甫、郑飒等与赵夫人诸女尚书并乱天下。”李贤注: “女尚书,宫内官也。”三国魏亦置,《三国志·明帝记》裴松之注引《魏略》: “帝常游宴在内,乃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画可。”职掌略同中书。十六国后赵石虎曾遣所亲任女尚书出察太子石邃之病。北魏沿置,掌管宫中事务。孝文帝时定视三品,但亦可进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三五之二《王僧男墓志》: “超迁女尚书,秩班品三。”克当乾心,使彤管扬辉,故锡品二。”“(死后) 又追赠品一。”


宫中女官名,东汉置,掌批阅奏章和文书。《后汉书·陈蕃传》:“今京师嚣嚣,道路喧哗,言侯览、曹节、公乘昕、王甫、郑飒等与赵夫人诸女尚书并乱天下。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赵夫人指帝乳母赵娆。三国时魏明帝也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是时,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注:“帝常游宴在内,乃选女子知书可复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十六国后赵石虎宫中也置女尚书。北魏沿置,掌管理宫内事务、批阅宫外奏章和文书等事。

猜你喜欢

  • 资政院协理

    官名。清末资政院高级筹办官员,正二品。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1909)置。四人,特简。掌协理资政院开办事务。

  • 内库仓

    官署名。明朝内府贮库。太祖洪武二年(1369) 设内仓监,六年改为内库仓,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进行管理,皆以宦官为之。

  • 文学主事掾史

    官名。汉朝郡国职掌教育之官。《巴郡太守张纳碑》有文学主事掾史、文学掾史。官名,东汉巴郡太守张纳置文学主事掾、文学主事史,掾为正,史为副,掌郡中文学事。参看“文学主事掾”,“文学主事史”条。

  • 掌饮丞

    官名。金置,为太子属官,正九品,与令共掌承奉赐茶及酒果之事。见《金史·百官三·詹事院》。

  • 油醋库

    官署名。北宋置,掌造油、醋,以供膳局,设监官,以京朝官、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初分二库,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并为一库。隶光禄寺。官库名。宋置,属光禄寺,掌造油、醋及醢肉,以供邦国膳馐之用。监官一

  • 王戚任官限制

    汉代官员任用限制之一。“王舅不宜备九卿”,见《汉书·冯奉世传》。

  • 麟台监

    官名。即秘书省长官秘书监,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秘书监。参见“秘书监”。官名。见“麟台”。

  • 内宰相

    官名。回纥官,置三人。

  • 水军万户府

    官署名。元惠宗至正十三年(1353 )为镇压元末农民起义军于昆山置,统领水军。其后,于镇江等地亦续置,迄于元亡。官署名。元至正十三年至十五年(公元1353~1355年)间,陆续于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

  • 廷尉司直

    官名。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 (529)置,员十人。视五品。隶廷尉,掌复审御史检劾之案件。北齐设大理寺后,改“大理司直”。官名。北魏永安中御史中尉高穆奏置廷尉司直十人,位在正监上,专掌复核御史所弹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