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司王臣
西周时期少数民族在王室供职者。《大盂鼎铭》: “锡夷司王臣十又三伯。”
西周时期少数民族在王室供职者。《大盂鼎铭》: “锡夷司王臣十又三伯。”
官名。①府兵将官。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鹰扬郎将置,正四品下,寻改“骠骑将军”。参见“骠骑将军”。②宋朝为低级军职,或代都头、副都头、军使、副兵马使统率所部兵士,非普遍设置。低级武官名。宋代马步军
即“北 (大王) 院郎君”。
官名。辽朝北面官,行枢密院官员,掌文翰之事。
“领羽林四厢直卫”的省称。
官名。南朝梁置,属丹杨尹。虞荔曾任此职。见《陈书·虞荔传》。
辽朝官署名。即“南枢密院”。
西夏职官称谓。加于宗室重臣职称前,以示显贵。
官名。清末陆军部军计司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军计司事。宣统二年(1910),以军计司并入军衡司,遂废。
官名。即金部员外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肃宗至德二载 (757)复名金部员外郎。
官名。隋文帝开皇(581—600)初,改尚书都令史置,员八人,正八品上。唐朝沿置,员六人,从七品上。掌受事发辰,察稽失、监印、给纸笔。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亦置,正八品。金朝置四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