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率更

太子率更

官名,秦置,汉沿置,西汉属詹事,掌知刻漏,其长官称令,副长官称丞。《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东汉属太子少傅,有令一人,秩千石,掌庶子、舍人更直,职似光禄。见《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少傅》。魏晋沿置,掌宫殿门户和赏罚事,职似光禄勋及卫尉。其后,历代多沿置。北齐领中盾署,掌周卫禁防及刻漏。隋掌刻漏和伎乐。唐沿隋制,又加掌皇族次序和刑法等事。置率更寺,设令丞。辽也置率更寺,设太子率更令。辽置其后废。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率更令》、《辽史·百官志三》。参看“太子率更令”条。

猜你喜欢

  • 尚书右选员外郎

    官名。见“尚书右选郎中”。

  • 御史上士、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御史,掌赞书与邦国都鄙及畿内万民之治令。北周仿《周礼》之制置御史上士,正三命;御史中士,正二命;御史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的内史上大夫。

  • 胄曹参军事

    官名。唐武则天长安(701—704)初改铠曹参军事置。十六卫各置一员,正八品下,掌兵械甲仗、公廨兴缮、罚谪,左右监门、左右千牛四卫则兼骑曹参军事; 禁卫军六军各置一员,正八品下; 太子十率府各置一员,

  • 步兵团本部

    军队指挥机关。北洋政府改清末新军的标为团,其指挥机关为团本部。主官有团长(上、中校)一人,下设团副(中、少校) 二人, 副官(上、中尉)一人,旗官(中、少尉)一人, 军士六人, 军官相当官十人,军士相

  • 临安府签判

    南宋临安府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简称。参见“临安府”。

  • 造械中监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中校,掌理海军造械事务。

  • 廪牺署丞

    官名。即廪牺丞。

  • ①供使役贱臣。《左传·昭公七年》:“隶臣僚、僚臣仆”。② 官吏泛称。《尚书·虞书·皋陶谟》:“百僚师师。”孔颖达疏: “百官各师其师。转相教诲。”②属吏。《左传·昭公十一年》: “遂奔僖子,其僚从之。

  • 俸钱禄粟制

    元代俸禄制度。其制是禄米岁给,按品级高下规定其数额;俸钱以锭计算,每锭五十两,以品级定其额数。外官并有职田之制,无职田者酌量给粟麦。

  • 流官

    明清时由政府任命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官员之统称。相对于土官而言。因属政府派设,有任期,可调动,不同于世袭的土官,故名。即政府任命之官,因随时可以调往他处,故称流官(流动之官),它是与地方土官相对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