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都路都总管府

大都路都总管府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设大都路总管府,由大都留守司兼领,秩从三品,置都达鲁花赤、都总管等官。二十七年独立,升都总管府,正三品,设达鲁花赤二员,都总管一员,副达鲁花赤、同知各二员。达鲁花赤、总管掌路内政务,其余官员分掌供需之事。下辖兵马司、司狱司、警巡院等衙。


官署名。元以大都为京师,其政区不称府而称路,长官不称尹而称达鲁花赤、总管,与京外之诸路无异,特加“”字稍示差别。大都路总管府秩正三品,属中书省。设达鲁花赤、都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管理大都一路民政。属官有治中、判官、推官、经历、知事,所辖机构有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左右警巡院、大都警巡院、司狱司、提举学校所;辖境有县六、州十。其中宛平、大兴二县治所在大都城内,称为京县。

猜你喜欢

  • 八国帅

    武官名。即“八部大人”,是北魏部落兵八个将领的合称,其所部为中兵的组成部分。参见“中兵”。

  • 客曹郎

    官名,掌治羌胡事。《后汉书·百官三·尚书·侍郎》:注引蔡质《汉仪》说:“初上台称守尚书郎,中岁满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客曹郎主治羌胡事,剧迁二千石或刺史,其公迁为县令,秩满自占县去,诏书赐钱三万与三台

  • 多才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长才类科目。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诏举,李史鱼及第。

  • 太禧宗禋院使

    官名。元于太禧宗禋院置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员额六人,从一品,为太禧宗禋院的长官。

  • 十路征收课税所

    见“征收课税所”。

  • 法部会计司郎中

    官名。清末法部会计司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定额三人,正五品,奏补。掌本司事务。

  • 小臣

    官名。 商朝置。掌刈获事务。

  • 运输署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属“联合勤务总司令部”见该条。

  • 表奏议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大理寺置,掌拘催详断案八房断议狱案,兼管旬月申奏。

  • 高等法院

    官署名。民国时,设于各省或特别区域的法院称高等法院,为法院的第二级,旧称高等审判厅。审理内乱、外患、第一审诉讼案及不服地方法院裁定而上诉案件等。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设于各省及特别区域,为三级法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