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行郎

大行郎

为大行令的属官,职似谒者,掌斋祠傧赞等。见《后汉书·百官志》。参看“大行令”条。

猜你喜欢

  • 游学生监督

    官名。清末管理出国留学生之职官。同治九年(1870),专为筹办幼童赴美留学而设。后陆续在欧洲、日本各国设置。禀承出使大臣办理所有留学生事务,将学生成绩高下、功课勤惰、旷课月日、品行优劣据实咨报学部及各

  • 前司主管班次

    吏名。宋朝御史台置,初设五人,南宋孝宗乾道六年 (1170) 减为二人。

  • 如琫

    官名。亦称“如本”。清朝西藏地方武官之一。隶于戴琫,分掌各城典兵之事。设五品官十二人。每人辖甲琫二人。遇有缺出由甲琫升补。

  • 若卢郎中

    官名,西汉置二十人,属少府,掌若卢狱中的库藏兵器和弩射。参看“若卢”条。

  • 东市署令丞

    官名。北齐司州有东西二市,置东西二市署以管理市场贸易。主官有令及丞 。

  • 左右翼世职官学

    八旗官学名。每旗设一官学,共四所。设管理大臣十人,于满洲一、二品大臣内特简;参领六人,章京四人,掌检察事务;清书(满文)教习八人,骑射教习八人,掌教学生。

  • 南洋大臣

    即“南洋通商大臣”。官名,为南洋通商大臣的简称。清咸丰十年置。先名为五口通商大臣,后南洋、北洋各置通商大臣,掌管中外交涉及海防关政。《清史稿·职官六·督办税务大臣》:“自道光以来,海疆日闢,于是始置北

  • 邮传部右参议

    参见“邮传部左参议”。

  • 奏曹掾属

    官名。见“公府奏曹”。

  • 礼乐案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礼部置。掌五礼大乐、鼓吹晏乐,朝会、上寿、飨宴,上元张灯,祠祭、朝谒、朝拜、籍田、郊庙、陵园、坛域、蕃贡。凡礼乐制度,仪注、器服、牲牢、婚姻、丧葬、赙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