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匠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匠师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外匠中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匠师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外匠中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宋朝宫观官名。仁宗嘉祐六年(1061)置,以节度观察留后充任。参见“宫观官”。
女官名。唐、明皆置,属尚宫局。掌承敕宣付,别抄以授司阍外传。见《新唐书·百官二·宫官》、《明史·职官三·女官》。宫中女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尚宫的属官,掌宣传奏启。员额二人,秩从六品。其下有典言二人,从
武官名。宋置,为马兵一都的统兵官。见“都”。
宋、元“制国用使”省称。详见“制国用使”。
官署名。明朝内府贮库之一,隶内官监。设宦官进行管理。收存营造宫殿、陵墓等物料。
官名。辽置,为南枢密院的佐官。见“南枢密院”。
清朝外藩俸禄之一。亦称“俸帛”。清制,藩属之王公、下嫁之公主、格格及额驸,均有俸禄,按年颁给俸银、俸缎。王公中分七等,最高者亲王每年四十匹,最低者四匹。下嫁之公主、格格亦分七等,最高者固伦公主每年三十
官名。金代太子属官有赞仪,掌赞礼仪。见《金史·百官三·詹事院》。
官署名。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见“将”。军官名。南宋时各屯驻大军下将一级编制中的统兵官之一,地位在正将、副将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