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史

国史

①古代史官的泛称。《毛诗·关睢序》: “国史明乎得失之迹”。孔颖达疏: “国史者,周官大史、小史、外史、御史之等皆是也。”②三国吴“左国史”、“右国史”的简称。


国家的史官。《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序》:“国史明乎得失之迹。”疏:“国史者,周官大史、小史、外史、御史之等皆是也。”晋朝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身为国史,躬览载籍,必广记而备言之。”

猜你喜欢

  • 史馆从事

    见“书写”① 。吏员名。金置,即“书写”,见该条。

  • 太子陵丞

    官名。唐朝宗正寺太子陵次官,置一员,正九品下。协助太子陵令守卫太子山陵。

  • 宣议郎

    见“宣义郎”② 。官名。明代文阶官正七品吏员出身授宣议郎。见《明史·职官一·吏部》。

  • 金官

    ①古官名。传说少皞氏之子该为金官。②官署名。汉朝职掌采金的机构。西汉桂阳郡置有金官。1、古代官名。《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共神蓐收。”注:“此白精之君,金官之臣……少暤,金天氏;蓐收,少暤

  • 候丞

    官名,汉置。汉边郡候官中有候丞,佐候(候官之长)掌候官辖内侦察、报警诸事。参看“候”、“候官”条。

  • 同知中政院事

    官名。元置,为中政院的副长官。见“中政院”。

  • ①官称。西周至战国为天子、诸侯所置执掌军政的高级长官。秦、汉为中央高级官员的尊称,位次三公。如太常(奉常)、光禄勋(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典客)、宗正、大司农(治粟内史、大农令)、少府、

  • 上林苑监右监正

    官名。明朝上林苑监长官,设一人,正五品。详见“上林苑监左监正”条。

  • 掌交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蕃部中大夫掌交上士佐官,正二命。

  • 银作局

    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置掌印太监一人,管理、佥书、写字、监工无定员。掌打造金银器饰。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打造金银器饰。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下设管理、佥书、写字、监工无固定员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