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告身

告身

授官之符。《北齐书·傅伏传》: “周克并州,遣韦孝宽与其子世宽来招伏”,“授上大将军、武乡郡开国公,即给告身”。《新唐书·选举志下》:唐朝授官“皆给以符,谓之‘告身’”。中唐府库无蓄积,朝廷专以官爵赏功,诸将出征,皆给空名告身,自开府、特进、列卿、大将军,下至中郎、郎将,听临事注名; 其后未有告身,先给信牒,授人官爵。宋朝妃嫔、王公、文武品官、内外命妇及受封赠者皆给,由官告院掌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人品者给告身,无品者给黄牒: 其绫纸幅数褾轴各色,皆视其品之高下,应奏钞画闻者给之。


委任官员的文凭。南北朝时,南朝称“除身”,北朝称“告身”。《北齐书·傅伏传》:“周克并州,遣韦孝宽与其子世宽来招伏……授上大将军武乡郡开国公,即给告身。”唐朝后期,有空白告身,随时可填人名。见《资治通鉴》唐至德元年。

猜你喜欢

  • 休沐

    即休息、洗沐,指古代官员的例假。汉朝律令规定,吏五日得一休沐。唐朝永徽二年(652)二月定制,百官每十日一休假,称为旬假,又曰旬休。宋朝岁节寒食、冬至,百官休沐五日,上元、中元休沐一日,每旬择皇帝不御

  • 中尚食典御

    官名。北齐中尚食局长官,员二人,属中侍中省。负责皇帝的饮食事务,以宦官担任。从五品上。

  • 同佥中政院事

    官名。元置,为中政院的佐官。见“中政院”。

  • 郡军府行参军

    官名。南朝置,见“郡军府参军”。

  • 五伯长

    即五伯之首。伯通霸,读霸。《汉书·晁错传》:“臣窃闻古之贤主莫不求贤以为辅翼,故黄帝得力牧而为五帝先,大禹得咎繇而为三王祖,齐桓得筦子而为五伯长。”筦,同管。

  • 户部左曹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掌天下诸路州县户口、农田、贡赋、税租之政令,以及田务券债、酒麴园宅课入之事。南宋分三案: 户口案掌户口升降,民间立户分财,科差人丁,典卖屋业,陈告户绝,

  • 中校丞

    官名。西汉属将作少府,为中校令副职。成帝阳朔三年(前22)省。唐朝开元二年(714)又置,为中校署次官,员三人,协助中校令掌供舟车兵仗,厩牧杂作器用之事。官名,属将作大匠,助令掌治宫室等建筑工程。“将

  • 广乐库

    元礼部仪凤司和教坊司所属均有广乐库,秩从九品,掌乐器等物。设大使、副使各一人。

  • 嘱托医员

    海关征税部内班洋员。掌医疗之事。见“征税部”。

  • 立法院编译处

    国民党政府立法院的内部机构。掌理关于本国法规的编辑刊行,各国法制的编译,立法参考资料的编译及图书保管事项。设处长一人,编修四至六人,科员若干人,处内分第一至第五科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