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判三司使
官名。见“三司副使”。
官名。见“三司副使”。
官名。亦作“大中大夫”。秦、西汉初位居诸大夫之首,武帝太初元年(前104)以后次于光禄大夫,秩比千石,无员额。侍从皇帝左右,掌顾问应对,参谋议政,奉诏出使,多以宠臣贵戚充任。名义上隶属郎中令(光禄勋)
官名。春秋鲁、晋、楚等国置,掌龟 卜占问。《国语·鲁语下》: “飨其宗老”,“老请守龟 卜室之族”。《左传·哀公二十四年》: “君告于天子,而卜之以守龟于宗祧,吉矣,吾又何卜焉? ”
官名。金代东西京各有御容殿,设閤门各二人,掌享祀礼数、铺陈祭器。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北王府典官之一,掌监狱。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
官署名。辽朝置,为南面官,统领四捷军。置详稳、都指挥使、都监等职。
见“国史院”。
宋代授予官吏差遣的方式之一,即“辟差”,见该条。
女官名。太平天国女职同官之一,属女绣锦营,官阶为职同将军。
①宋朝士名。徽宗政和八年(1118)置,以赐在学选人,从五品。②道士封号。明朝置。并有加太常寺卿、礼部尚书及宫保等衔者。为一时殊荣,非常制。
杂任职名。唐置,属太常寺的太乐署,掌乐舞承应之事。员额一万二千零十七人,其身份介于乐户与平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