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议厅
官置名。清末新设的外务部、民政部、度支部、邮传部、陆军部等下属机构。详见各该部参议厅条。
(1)清末各部通设机关。审议本部法令及审议各司重要事务,设左右参议各一人,正四品,参事四人。(2)北洋政府时期步军统领衙门置,设左右参议和参议等。
官置名。清末新设的外务部、民政部、度支部、邮传部、陆军部等下属机构。详见各该部参议厅条。
(1)清末各部通设机关。审议本部法令及审议各司重要事务,设左右参议各一人,正四品,参事四人。(2)北洋政府时期步军统领衙门置,设左右参议和参议等。
参见“都堂”。
官署名。唐初秦王、齐王府所领侍卫府之一,置统军一人,掌领亲事,侍卫陪从; 又有长史、录事及兵、铠曹参军事、库直等属; 太宗贞观(627—649)以后不分左、右。见“亲事府”。
官名。三国魏置,为齐王曹芳明元郭太后永宁宫三卿之一,掌太后宫车马,职比太仆。张阁曾任此职。见《三国志·邴原传》。官名,三国魏齐王即帝位后置,掌永宁宫车马。《三国志·魏书·邴原传》:“永宁太仆东郡张阁以
官署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改供备库为内物料库,掌供给尚食及内外膳羞以米、面、饴、密、豆等食料,设监官二人,以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改麸面库为外物料库,掌供给
官名。辽朝北面群牧官。掌养马,位在马群太保下。
官名。北魏置,内都坐大官属官。《魏书·崔玄伯传》:“承明元年(476),(崔衡)迁内都坐令,善折狱,高祖嘉之。”孝文帝太和(477—499)中改制罢。
官署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置,下分三库,属太常寺。设监官三人,以诸司使、副使、三班使臣及内侍充任。掌百官朝服及诸司礼衣,仪仗,遇大礼则出借,礼毕收回。徽宗崇宁二年(1103),并入殿中省。
官名,也省称五威中帅,掌助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详见《五威将前帅》条。
官名。汉魏少府有中藏府令丞至晋分而为三,即中黄藏、左藏、右藏,各置令及丞。东晋与南北朝无中黄藏令丞,隋改中黄藏为黄藏,置黄藏署令丞,属太府寺,为国库之一,职掌则无考。
因父亲为官,儿子被任命为某官。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因为他父亲当官,上级给予照顾,便给了他个官做。《史记·汲郑列传》:“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汉书·苏武传》:“武字子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