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计官
官名。南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置,为国用使属官,以侍从、卿监充任。
官名。南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置,为国用使属官,以侍从、卿监充任。
金代镇防军之一。由诸军中选取,轮流戍守西北。
官名。明制以主事任漕粮监兑之职,称为监兑主事,见《明史·食货志三》。
科举考试的文体之一。唐代以箴、论、表、赞几种文体考试士子,称为杂文。
西周春秋时期国野制下社会的主要结构。西周时在商代“族尹”和“里君”两种不同的行政管理形式的基础上,在王畿和诸侯的封国中划分国野两大区域,国指王城和诸侯的国都,但国也可包括四郊;郊外为野。上层贵族居于城
即总领之意。东汉以后或用作“录尚书事”的省称。“录”的意思是“总领”,如“录尚书事”,意即“总领尚书事。”“录”始于东汉,但仅限于“录尚书事”,未见“录”其他事。《后汉书·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憙
官署名。辽朝置,职掌不详。
官名。元置,为中政院长官,正二品,掌中宫财赋营造供给,及番之士、汤沐之邑。其佐官有同知、佥院、同佥、院判等。见《元史·百官四·中政院》。官名。元置,为中政院的长官。见“中政院”。
官名。辽朝东京学之学官,佐博士教诲诸生。
官名。明太祖洪武二十三年(1390)于中、左、右、前、后五军断事司分置,每司设一人,正七品,分理军中刑狱。建文(1399—1402)中革。参见“五军断事司”。
官名。十六国前秦置。《晋书·苻坚载记下》:“坚於是以骁骑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与陵江将军姜飞、轻骑将军彭晃等配兵七万,以讨定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