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县男

县男

爵名。晋朝、南北朝、唐朝常为开国县男省称。金朝置为从五品爵,食邑三百户,无实封。元朝从五品,上用于封赠。明初置为五等爵之一,以封建国前战死诸臣。太祖洪武(1368—1398)后不设。


爵名。晋代伯子男皆封以县,称县伯、县子、县男。其后,历代多沿置。见《通典·职官十三·历代王侯封爵》、《晋书·职官志》。

猜你喜欢

  • 海关

    税关名。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开放海禁,设江、浙、闽、粤四海关。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凭借不平等条约夺取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海关行政管理权和关税收支权等,使海关长期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一种工

  • 进义校尉

    官名。宋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阶官名,改三班借差置,位在进武校尉下、下班祗应上,属无品武阶官。金、元皆置,为武散官三十四阶第三十二阶。金为正九品下。元朝为正八品,敕授。武阶官名。宋政和中

  • 北大王

    即“北院大王”。

  • 行褂

    服饰名。见“马褂”。

  • 上军别部司马

    军官名,汉置,为上军校尉所属的别部司马,掌领兵作战,是次于将军和校尉的武官。校尉领本部大营,有时根据需要,分出一部分军队由司马统帅,单立营寨,独立作战,统领这部军队的司马,称为别部司马。《后汉书·孝灵

  • 右司

    官署名。① 初为尚书都省办事机构。隋、唐、五代皆置,隋朝有郎一员,唐朝有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为尚书右丞副贰,掌监督管理兵部、刑部、工部十二司政务。北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监管兵部

  • 军需司司长

    官名。清末陆军部军需司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由副协都统或正参领充任。掌军需司事。

  • 察院

    官署名。唐朝御史台三院之一,为监察御史办公之所。院有都厅,为诸监察御史会话之所; 又有吏察厅、礼察厅、兵察厅、刑察厅等,知馆驿使、监察使者亦各有厅; 察吏、礼部兼监祭使者为同僚之冠,谓院长。五代迄宋御

  • 关令尹

    官名,也简称“关尹”,周置,掌守关卡,检查行人车马的出入、查禁奸匿、验证通行证件等。《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

  • 奉圣州转运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南面官,掌漕运等事。始置于圣宗开泰三年(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