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统军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非常制,南面有征伐之事,则设统军司以领兵马。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非常制,南面有征伐之事,则设统军司以领兵马。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醢人奄一人,女醢二人,掌管祭祀时四次荐献豆里所盛的食物,丧事祭奠及飨宴宾客时也是这样。“豆”为古代食肉之器。北周依《周礼》置掌醢中士,正二命;掌醢下士,正一命。属天官府膳部中大
官名。辽置,属大惕隐司,见该条。
见“巡捕”。
官名。清宣统二年(1910)设,六员。掌监守部印,承办机密文牍、函电及不属各司处文件。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改枢密直学士置,属侍从职。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复旧名。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籥章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 下设籥章下以佐其职。 正二命。 隋文帝开皇元年(5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改中书外省置。参见“中书门下后省”。
官名。唐置,属太常寺的礼院,掌检讨礼仪。
学官名。《汉书·平帝纪》记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立学校于县、道、乡、聚。县、道、邑、侯国称为“校”,置经师各一人;乡称为庠,聚称为序,置孝经师各一人。东汉沿用此制,县学官多称校官,《隶释》一六
官名。麴氏高昌国礼部长官。职掌同尚书。 参见“礼部”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