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北单于

北单于

官名。西晋置。《魏书·匈奴刘聪传》:“(成都王司马颖)拜(刘)渊北单于,参丞相军事。”


汉时匈奴的国君称单于。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南面八部大人共立比为呼韩邪单于,内附于汉朝,于是匈奴遂分为南匈奴、北匈奴,而有南单于与北单于之分。见《后汉书·南匈奴传》。

猜你喜欢

  • 殄吴将军

    官名。三国魏置。《三国志·曹休传》“初,文帝分 (曹) 休户三百封 (曹) 肇弟纂为列侯,后为殄吴将军。”杂号将军名,三国魏置,掌帅军征伐或镇守。《三国志·魏书·曹休传·附子肇》:“初,文帝分休户三百

  • 降职

    即降低职务。为官员降罚的方式之一。始行于战国,历代沿用之。

  • 三槐

    三公于外朝所立之位。《周礼·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相传周朝宫廷外植三棵槐树,三公朝见天子时面三槐而立。后成为三公的代称。《晋书·荀崧传》: “生有三槐之望,没无鼎足之名。”

  • 枢铭

    西夏语官名。西夏置,职掌不详。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二十,有谅祚遣宋贺正使“枢铭靳允中”。枢铭为靳允中的官称。

  • 南北司

    唐代称宰相为南司,因其在宫禁的南边;称宦官为北司,因其在宫禁的北边。南北司指宰相和宦官。

  • 濯龙

    园名,近北宫,有才人居之。掌园者为监,随园称濯龙监。见《后汉书·百官志三·钩盾令》。《后汉书·皇后纪》:“帝幸濯龙中,并召诸才人,下邳王已下皆在侧,请呼皇后。”

  • 督运御史

    官名。东晋置,掌督漕运。隶御史台。《晋书·孝武帝纪》: 太元六年(38))“初置督运御史官。”官名。晋置,《晋书·孝武帝本纪》记“太元六年(公元381年)置督运御史官。”其职相当于明清的巡漕御史。

  • 巡洋长江舰队统制

    官名。清末海军长官。宣统元年(1909)设。一人,正二品,海军副都统加海军正都统衔充。职督率巡洋、长江二舰队。

  • 头子

    宋朝官文书名。官员差出或赴任,有走马头子,可乘递马。官吏向商人购物,不即时付钱可给头子作债务凭证。

  • 乌里雅苏台理事官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见“库伦理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