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北京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

北京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

北洋政府时期国家元首的名称之一。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月二十日临时执政段祺瑞被逐后,北洋政府“元首”虚位,暂以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权的形式作为过渡。这时北阀军节节胜利,吴佩孚、孙传芳相继失败,北洋军阀残余势力不得不推重距离南方较远而保存实力较多的奉系张作霖。同年十二月一日,张作霖在天津就任安国军总司令,以孙传芳和张宗昌为副司令。十六年(公元1927年)六月十八日用共同“推戴”的方式,改安国军大元帅为陆海军大元帅,成立军政府。依照同日公布《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的规定,大元帅总揽陆海军全权,在军事期间并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军政府大元帅之下设国务院,以国务院总理与各部总长为国务员,辅佐大元帅处理政务,由大元帅任命。大元帅命令须经国务院总理副署,关系各部的并由各部总长联带副署。因为国务员实际上已成了大元帅的属吏,副署制度仅是一种形式。军政府时期除军政府之外没有任何性质的代议机关或民意机关的形式,大元帅不对任何机关负责,实际上是一种军事独裁制度。

猜你喜欢

  • 武汉国民政府

    广州国民政府北迁武汉后的通称。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设于广州的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武汉。为了及时处理有关政治、军事和外交等紧急事宜,在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十二月十二日便已先行到达武汉的国民党中央

  • 经略安抚使

    官名。宋仁宗皇祐四年 (1052) 以侬智高起义,始于广州、桂州置,以本州知州兼任。其后,西南边帅多带此衔,以重其权。神宗熙宁五年(1072),又置于熙河、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等六路。后帅臣任

  • 台基厂

    官署名。明朝置,隶工部营缮清吏司,掌收贮薪苇等营造物料。明代工部营缮清吏司所属机构。掌储藏薪草、芦苇,登记其数量,以供修作之用。

  • 川衡署

    官署名。明朝永乐时上林苑监十属署之一。永乐五年(1407)始置,设典署一人,正七品,署丞一人,正八品,录事一人,正九品,掌上林苑川泽产品以供宫廷生活之需。洪熙元年(1425)并入本监蕃育署。

  • 司宾寺卿

    官名。见“司宾寺”。

  • 廷平

    ①官名。廷尉平之省称。西汉宣帝置。《汉书·刑法志》: “置廷平,秩六百石,员四人。”②唐朝大理评事俗称。官名,也写作“廷评”。1、汉朝“廷尉平”的简称,详“廷尉平”条。2、唐朝大理寺评事的别称。3

  • 右车将

    官名,掌右车郎。车郎掌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注:“如淳曰:主车曰车郎,主户卫曰户部。左右车将主左右车郎,左右户将主左右户郎。”

  • 右积射将军

    官名。职掌、品级同“左积射将军”。

  • 右武威将军

    官名。即右骁卫将军,唐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改,中宗神龙元年 (705) 复名右骁卫将军。

  • 副都知

    (1)宦官职名。宋代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的都知均以副都知为副职。(2)宋代军官名。为都知的副职。参见“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