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剖符

剖符

原指帝王分封诸侯或功臣,后泛指任命外官。《战国策·秦》: “决裂诸侯,剖符于天下”。《晋书·陈训传》: 周亢“剖符近郡”,为义兴太守。

猜你喜欢

  • 钟表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修理钟表。

  • 阿喇哈额哲库哈番

    满语官名。汉译为“委署主事”。

  • 总章伎伥

    南朝宋后宫女官名。为后宫舞蹈演员之长。

  • 委蓝翎长

    官名。清朝职官之一种,即尚未实授之蓝翎长。

  • 太子内直备身正副都督

    东宫武官名。北齐置,见“左右卫坊率”。

  • 县道会司道会

    道官名。明清设置,秩未入流,其职为管理县内道士、女冠。

  • 肴藏丞

    官名。北齐光禄寺肴藏署次官。隋朝沿置,二员,从九品。唐朝亦置,武则天垂拱元年(685)、玄宗开元元年(713)两次改名珍羞丞。

  • 外骅骝厩丞

    官名。南齐分骅骝厩丞置,与内骅骝厩丞并掌宫廷用马,属尚书省。

  • 麽忽

    官名。金朝乣军官员,“详稳”的副职。

  • 武散官

    武臣无职事或寄禄者。隋朝置上柱国以下十一等散实官,六品以下翊军等四十三号将军为散号官; 高祖开皇六年(586)又别置武骑以下八尉,正六品至从九品; 炀帝大业三年(607)皆罢,置建节以下等八尉,正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