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务司

军务司

官署名。(1) 隶属于陆军部。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设军务局,主官有局长一人。北洋政府改称军务司,其职掌如下:一、建制和编制;二、整旅计划的准备执行;三、戒严、征发;四、军队配置;五、战时各项规则;六、军纪、风纪;七、军旗;八、礼节、服制、徽章;九、各兵科、军乐队;十、各兵科军官、军士以下人员的调用和补充;十一、征募、召集、解兵、退伍;十二、军队内卫戍勤务、宪兵服务;十三、练兵场、射击场;十四、要塞、兵备;十五、重炮兵的设置和分配;十六、运输、通信、电气、电信、电灯、轻气球、飞行器;十七、水陆交通;十八、要塞建筑及其用地、要塞地带;十九、要塞司令处、陆地测量部、交通各队。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张作霖执政时改隶军事部陆军署。国民党政府军政部陆军署亦设军务司,司内外设军事、步兵、炮工兵、骑辎兵、军牧五科,并辖有两翼军牧场、明安军牧场、商都军牧场、句容种马牧场等机构。(2) 隶属于海军部。北洋政府始设,其职掌如下:一、建制和编制;二、戒严;三、舰队配置;四、战时各项规则;五、军风、军纪;六、礼节、制服、徽章;七、军旗;八、航路和属于海军的运船;九、测绘江海各线路、军港要港;十、调制、颁布航路图志及航路通则;十一、领海界线;十二、万国航行通语;十三、调查沿江及沿海灯塔、灯杆、浮桩;十四、航海保安和颁布航路警告;十五、航行应用时表、测器、图籍的置备、分配;十六、航路人员的考绩;十七、医院和红十字会;十八、身体检查;十九、诊断伤病的免除兵役;二十、防疫和卫生;二十一、卫生人员考绩;二十二、卫生报告统计和卫生船员学术研究。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张作霖执政时改隶军事部海军署。国民党政府海军部亦设军务司,司内分设军事、医务、军港、运输四科。

猜你喜欢

  • 御膳房执守侍总管

    官名。清置,为御膳房长官,掌供御膳羞、各宫馔品,及各处贡献、节令宴席等。见《清史稿·职官五·宦官》。

  • 万里侯

    爵名。立功异域封万里侯。《后汉书·班超传》“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 异珍库

    官库名。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置,秩从五品,掌御用珍宝、后妃公主首饰宝贝。以提点三人为主官,下设大使、副使。

  • 国子监典籍厅

    明清时国子监的内部机构。明制设典籍一人为主官,从九品,管理本监书籍。清制设立汉典籍一人,掌保管书籍版片及“表章经学之宝”与乾隆御笔册。

  • 如京副使

    官名。五代置为诸司使之一。宋初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属西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官名,改武略

  • 白衣斋子

    官吏名。北齐置。属门下省领左右局。《隋书·百官志》中: “领左右局,领左右各二人,(原注: 掌知朱阁内诸事,宣传已下,白衣斋子已上,皆主之。)左右直长四人。”

  • 军功

    官制用语。唐宋武官出身之一。凡士卒在战斗中亲冒矢石、斩获敌首、身受重伤、退敌解围及运粮守城、进筑把隘等,有功而授官职者,称“军功”出身。

  • 尚书诸曹干

    吏员名。南朝宋时曾于尚书省置曹干二十人,分领于诸曹,主文书,其地位低于令史,见《宋书·庾炳之传》。他朝无闻。

  • 先锋都统

    官名。见“先锋都统所”。

  • 逆出使人

    官名。即“出入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