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功德使
官名。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以后置,与左右街大功德使、东都功德使总领僧、尼之籍及功役。
官名。唐德宗贞元四年(788)以后置,与左右街大功德使、东都功德使总领僧、尼之籍及功役。
春秋时期卿大夫请求辞官养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崔)成请老于崔,崔子许之。”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翼王府,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柴”。
官名(1)宋置,见“枢密院承旨司”。(2)辽置,见“南枢密院。
伎术官名。见“奉上太医”。
官名。为学部的副长官,左右各一人。见“学部”。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护军统领”。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477—499)中高道悦自治书侍御史迁此。太和十七年定为四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未见。
即“额真”。
官名。始见于战国,为工官之长,掌监督百工。《吕氏春秋·季春》:“监工日号,无恃于时。”高诱注:“监工,工官之长。”明朝内官置,为宦官二十四衙门及内府各库中次等宦官。品秩在六品以下,无定员。协助掌印太监
官署名。明朝设置于京师顺天府,掌境内税务工作。设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