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侍讲学士

侍讲学士

官名。唐玄宗时于集贤院置,以五品以上官员充任,掌质史籍疑义。宋真宗咸平二年(999),置翰林侍讲学士,多以台谏官、宫观官兼充,秩正七品。金朝沿置,一人,从三品。元朝于翰林国史院置,二人,从二品,蒙古翰林院亦置二人,集贤院置二人,从二品。位次于侍读学士,与侍读学士共掌文翰之事,以备皇帝顾问。元末朱元璋于吴元年 (1367)年置为翰林院学士之一,初正四品。洪武十八年(1385) 改从五品,二人,位亦在侍读学士下。建文(1399—1402)中改为文学博士。成祖即位后,复旧制。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备皇帝顾问。凡经筵日讲,纂修实录、玉牒、史志等,则为总裁,并参与集议政事、典礼。凡皇帝赴太学及郊祀等仪典中,位在四品京卿之上,以示尊崇。成化 (1465—1487) 以后,礼部、吏部侍郎凡出身翰林者,兼任侍讲学士。东宫官属中庶子、谕德、中充、赞善、洗马等亦多有兼任者。清朝沿明制。


官名,掌给皇帝讲授经史等书。唐宋元明清皆置。见《新唐书·百官二·集贤殿书院》、《宋史·职官二·翰林侍讲学士》、《元史·百官三·翰林兼国史院》、《明史·职官二·翰林院》、《清史稿·职官二·翰林院》。

猜你喜欢

  • 郡参战

    郡分职吏名。晋置,为武吏之一。《南乡太守郛休碑》有参战二人,其地位在骑督、步督之前。

  • 隶仆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宗庙宫寝洒扫的小吏。《周礼·夏官》: “隶仆,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掌五寝之扫除粪洒之事。祭祀,修寝。王行,洗乘石。掌跸宫中之事。大丧

  • 行事都丞

    官名。战国置。掌宫中执事的低级宦官。《韩非子·难一》: “当世之行事都丞之下征令者”。陈奇猷注: “旧注: ‘都丞,宦官之卑者也。’”

  • 必呈万户府

    官署名。元朝置,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掌必呈(又译必赤里,今青海贵德)吐蕃部族。设达鲁花赤二员,万户四员。

  • 内阁总理大臣

    见“总理大臣”。

  • 谘议官

    官名。明洪武三年在王府置谘议官,掌谘谋众事。见《明史·职官四》。

  • 寄桩库

    官署名。南宋置,掌发卖香药、匹帛,收其值纳左藏南库。隶太府寺,由太府寺丞专管,其下设监官。官库名。宋置,属太府寺。掌发卖香药、匹帛,所得之款项,交于左藏南库。

  • 十四家博士

    博士为学官,掌讲授经学。东汉置博士十四家,开办太学。《后汉书·邓张徐张胡列传·徐防传》:“汉承乱秦,经典废绝,本文略存,或无章句。收拾缺遗,建立明经,博征儒术,开置太学。孔圣既远,微旨将绝,故立博士十

  • 明堂大将

    官名。北魏置,掌营建明堂等。《魏书》卷六七《崔励传》: “领军将军元叉为明堂大将,以励为长史。”亦称营明堂大将。

  • 陕西司员外郎

    官名。即“陕西清吏司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