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禁
官名。有文侍禁、武侍禁。宋代内侍官阶中有左侍禁、右侍禁,都是宫禁中的侍奉官。见《宋史·职官九》。
官名。有文侍禁、武侍禁。宋代内侍官阶中有左侍禁、右侍禁,都是宫禁中的侍奉官。见《宋史·职官九》。
官名。为金代尚辇局的正副主官。见“尚辇局”。
杂任职名。唐代置,中书省员额五十人,门下省员额五人,掌修补制敕之事。
见“军巡院”。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司射下大夫司仗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转官的一项规定。当转官者,如官序之名犯其家讳,则暂不转,官衔且带“寄理”二字,至他年一并升转。
官名。三国吴置。《三国志· 朱然传》:“(朱绩)以胆力称。迁偏将军、营下督,领盗贼事,持法不倾。”官名,三国吴置,掌执法与盗贼事。《三国志·吴书·朱然传附子绩》:“迁偏将军营下督,领盗贼事,持法不倾。
官名。金代南迁后于秦、蓝二关置提举,秩从五品,同提举,秩正六品。
官名。春秋置。卿大夫家臣,管理支子等家政事务。《左传·桓公二年》: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杜预注: “侧室,众子也,得立此一官。”
又作“奉辇大夫”。官名。唐置,见“奉舆局”。
官名。西突厥处罗可汗置。与阎洪达等官评议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