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①辅佐。《周礼·天官·大宰》: “以佐王治邦国。”②辅佐之人。《左传·襄公三十年》: “有伯瑕以为佐。”③官名。(1) 战国秦置。秩斗食。《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 “吏自佐、史以上负从马、守书私卒,令市取钱焉,皆迁。”《汉书·百官公卿表》:“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 (2)乡官。晋千户以上乡置佐一人,五千五百户以上乡置佐二人。(3) 郡属官。南朝梁制,郡丞三万户以上置佐一人。(4) 隋、唐郡、府、州、县、镇诸曹皆置,称某曹佐或司某佐。(5) 隋朝军坊、乡团各置二人。


1、居辅助之位的官。周制,官有辅佐,爵位相同的称佐,如大夫辅大夫;爵位不同的称属,如士辅大夫。

2、僚属的泛称。《左传·襄公三十年》:“有赵孟以为大夫,有伯瑕以为佐。”

3、指百石以下的小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其所掌,为行施其长官职事。太常、太祝、太宰、大予乐令、光禄勋、卫尉、太仆等官的属吏中皆有此官,少的几人,多的二十多人。

4、其后,晋朝千户以上的乡置佐一人,五千五百户以上的乡置佐二人。南朝梁,郡三万户以上的,郡丞置佐一人。隋朝军坊、乡团各置佐二人。隋、唐郡府州县镇诸曹皆置。

猜你喜欢

  • 右骁骑率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右骁骑率上士佐官,正二命。

  • 红头牌

    清朝“膳牌”之一种,为宗室王公呈进给皇帝的衔名牌。木质,红漆。

  • 稍伯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稍人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每方置一人,掌本方行政事务,下设小稍伯下大夫、小稍伯上士、小稍伯中士以佐其职,领稍大夫下大夫等官属。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

  • 八番罗甸宣慰司

    见“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 蓄文藻之思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文类科目。永昌元年(公元689年)诏举,彭景直及第。

  • 内言

    官名。同“纳言”。相传尧舜时设。掌传递王命。战国铭刻写作“内言”。参见“纳言”。

  • 南京吏科给事中

    官名。明朝永乐(1403—1424)时迁都北京,于南京官置,一人,从七品,仍掌司言责,纠劾百官,稽察南京吏部之事。

  • 内管领处

    官署名。参见“掌关防处”。

  • 王府教授

    官名。明洪武三年(1370)置,为王府长史司属官。无定员,从九品。参见“教授”。

  • 品色衣

    北周天台侍卫服装。北周宣帝禅位于静帝后,所居称天台。《周书·宣帝纪》: “诏天台侍卫之官,皆著五色及红紫绿衣,以杂色为缘,名曰品色衣。有大事,与公服间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