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二征将军

二征将军

新莽将军名号。天凤六年(后19),王莽得匈奴右骨都侯须卜当,赐姓征氏,号二征将军,欲诛单于舆以代之。


指将军严尤和廉丹。《汉书·王莽传》:“(莽)欲遣尤与廉丹击匈奴,皆赐姓征氏,号二征将军。”

猜你喜欢

  • 蓝尹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左传·定公五年》:“王之奔随也, 将涉于成臼。蓝尹亹涉其帑, 不与王舟。”

  • 廉升

    金代官员升迁的方式之一。凡以廉察而升者,称为廉升。

  • 杂流

    官制用语。宋朝非科举中第,而由军班、进纳、捧香恩例、上书献策、勤王、守御、捕盗、奉使等途径补授官职者,包括公人、吏人、作匠、技术人(如医人) 出身者,皆属杂流。其迁官至武功大夫止,破格迁横行者,恩数、

  • 车阳

    官名。匈奴置,是匈奴语的音译。职掌不详。

  • 达拉密

    参见“军机达拉密”。

  • ①官名。商朝始置。甲骨文中数见“在某卫”之辞,即为商王派驻在殷都以外某地戍卫的武官。②行政区域。周朝置。指京畿以外五等地区。周制: 天子所居千里曰坼,其外每五百里为一服,有五服(分五等)、九服 (分九

  • 八法

    明清吏部之处分制度。明朝定制,京察、大计之考察标准,通天下内外官计之,其目有八: 曰贪、曰酷、曰浮躁、曰不及、曰老、曰病、曰罢、曰不谨。清康熙十一年(1672)令以八法填注考语。后改六法之制,遂不用。

  • 威河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六班,拟智威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6) 定制后,仍拟智威将军等号。

  • 虞衡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简称虞衡司员外郎。明清虞衡清吏司之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设,一人,后又增设一人,从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员外郎二人。满洲司属初不分曹,随堂官所派。后增为六

  • 仁部员外

    官名。渤海国左六司仁部属官,位郎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