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二品

二品

① 官阶等级。即九品官阶中的第二个等级。三国魏始设,历朝因之。北魏以来又有正从之分。②魏晋南北朝士族内部的等级。即中正所评定的乡品中的第二个等级,但因文献中没有关于一品的明确记载,故二品成为实际上最高的品级。对于一些优异者,有称为“灼然二品”或“二品之精”的。担任中正者,多为二品,而且二品之人还能参议中正之人选。魏晋时二品之人出仕即任清官,而三品以下之人则有许多种官职不能担任,到南朝宋以后,二品与三品间的差别更加明显。《宋书·恩倖传》:“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南朝梁改九品官阶为十八班,“位不登二品者,又为七班”。(《隋书·百官志上》)列为流外,使差别更加绝对化。由于士族高门子弟皆为二品,故出现“门地二品”与“二品才堪”的区别,前者仅凭借家世,而后者除家世外还有才能,在任用时有所不同。参见“九品官人之法”。

猜你喜欢

  • 副君

    指太子。《汉书·疏广传》:“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诗集八首·平原侯植》:“副君命饮宴,欢娱与怀抱。”太子的称谓。《文心雕龙·时序篇》谓曹丕“以副

  • 王相府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于各王府置,以辅导诸主,设左、右相各一人,正二品。十三年罢。

  • 积庆宫使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积庆宫长官,总理积庆宫军民之政。下设副使、太师、太保、侍中等职。

  • 街司

    宋朝左右街司省称。

  • 驱马校尉

    官名,汉置,武官,位低于将军,高于都尉,掌取善马。《汉书·李广利传》:“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马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注:“师古曰:一人为执马校尉,一人为驱马校尉。”

  • 部传从事

    官名。南朝梁诸州置,掌督察非法。官品依州等级不同,各为一班和流外七班。州吏名。汉有部郡国从事史,魏晋以后称部郡从事,至南朝齐梁时改称部传从事。部郡从事之职在于检察一郡行政,至南朝宋时此职已轻,至齐梁时

  • 宝伊局

    官署名。清朝新疆之铸钱局。乾隆三十九年(1774)置,设监铸官一人,以伊犁同知充任,掌理本省鼓铸事宜。

  • 主旗贝勒

    见“议政贝勒”。

  • 地官侍郎

    官名。即户部侍郎,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户部侍郎。官名。见“地官”。

  • 吏部长史

    官名。麴氏高昌国吏部长官。职掌同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