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书省断事官

中书省断事官

官名。掌刑狱和理算钱谷,以皇室和投下怯薛官充任。秩正三品。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置三十一员,后增为四十一员。下设首领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秩正七品、从八品。吏属为蒙古必阇赤二人,汉人令史十二人,回回令史一人,怯里马赤二人,知印二人,奏差八人,典吏一人。

猜你喜欢

  • 提举实录院

    见“国史院”。官名。宋置,为实录院的长官。见“国史院”。

  • 东作坊

    见“作坊”。

  • 乡贡

    唐代由府州荐举士人应礼部考试的制度。唐制,凡不属官学生徒的士人,如欲应礼部的考试,须先带着身份、履历证书,到县报名,经县考试合格,升于州,州再加以考试,称为“解试”。解试合格后,即取得了参加礼部举行的

  • 么忽

    官名。金置,为诸乣详稳的副职,秩从八品,员额一人,参见“诸乣详稳”。

  • 二率

    指太子二率,即太子左、右卫率。

  • 官法

    官府治事之法度。《周礼·天官·大宰》:“六曰官法,以正邦治”。郑玄注: “官法,谓职所主之法度。”

  • 内侍

    官名。北魏为内官,即侍从宫禁的亲近官员,多由亲贵子弟充任。《魏书·陆俟传》:“太宗践祚,拜侍郎,迁内侍,袭爵关内侯。”隋朝为内侍省长官,用宦者,置二员,从四品上;炀帝大业三年 (607) 改长秋令,用

  • 翊卫府郎

    见“翊卫府”。官名。宋置,掌侍卫,为翊卫府属员,位在中郎上。见《宋史·职官六·三卫官》。

  • 智部

    官署名。渤海国置,右六司之一,置卿一人,又有郎中、员外郎。

  • 散从官

    宋朝职役名。北宋初,职役有承符直、散从直、步奏官等名目,神宗元丰三年(1080),一律改称散从官。负责催收税赋、迎送官员等事,通常选三等以上户充。公人名。宋代州役之一,掌追催税赋、迎送官员等公事,分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