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五旗
清代军队名。见“上三旗”。
清代军队名。见“上三旗”。
官名。南朝梁、陈置,有丞,属太常卿。梁流外三班。
官名。①宋朝大理寺属官。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于大理寺设四人,属右治狱,掌审理京百司当推治之事,制勘刑狱,追究官物。②清末大理院属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大理寺改大理院,始置。
官名。北周置。卢恩道曾任此职。一说为春官府属官。正三命。
官名。唐贞元初置于集贤院,掌经籍编录之事。
① 春秋晋国僖侯时“司徒”之改称。以僖侯名司徒,故以避讳改称。②官名。中军将军的简称。此外,尚有“中军元帅”、“中军都督”、“中军都将”,亦有省称为此者。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京营三大营之五军
官署名。元朝置,隶崇祥总管府,掌大承华普庆寺粮草等物出纳。原设诸物库、普赡仓,文宗天历二年(1329)合为财用所。置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爵名。同“执珪”。春秋战国楚置。为楚国之上爵,故称。参见“执珪”。
武官名。明置,见“五军都督府”。
官名。南宋置,属太史局,掌刻漏进牌之事。
官署名。清朝銮仪卫所属六所之一。顺治十一年 (1654) 设。掌伞盖、刀戟及弓矢。置掌印冠军使、掌所事云麾使等官,下设擎盖、弓矢二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