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
即今贵州江口县北太平河。 《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省溪司: 罗江在 “司北二里。 源出江头山,至司西二十五里,其流始大,东流合于铜仁江。水产金。或谓之省溪”。
即今贵州江口县北太平河。 《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省溪司: 罗江在 “司北二里。 源出江头山,至司西二十五里,其流始大,东流合于铜仁江。水产金。或谓之省溪”。
在今吉林磐石县北。清光绪 《吉林通志》卷18: “呼兰山即烟筒山,(吉林) 城西南二百五里。” 《清史稿·地理志》 磐石县: “东北: 呼兰岭,驿马河出西北。”
在今甘肃华亭县北四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①在今江西信丰县东南。《清一统志·赣州府一》:圣山“在信丰县东南一百里。高插云表”。②在今广西融安县西。《方舆纪要》卷109融县:圣山“在县北四十里长安镇。高七八里。上有圣祠,因名”。《清一统志·柳州
清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恰伦河(察林河)上游南岸。清道光《新疆识略》卷4伊犁舆图:察林河上游有齐齐罕图卡伦。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哈尔奇喇水,“西北流,南汇尼楚衮哈尔奇喇水,折而北流经齐齐罕图
西魏废帝二年(553)改涪县置,为潼州及巴西郡治。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涪江东岸。隋开皇五年(585)为绵州治,大业三年(607)为金山郡治。唐武德初复为绵州治,天宝初为巴西郡治,乾元初为绵州治。《新唐
南朝梁置,为梁安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息县东北。隋大业初废。
一作李润镇。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北。十六国后秦时为镇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华州治此。又作李润镇。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北。十六国姚秦时为镇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为华山郡治所。
金天会八年(1130)置,治所在睢阳县(今河南商丘县南)。元属河南行省。明洪武元年(1368)降为归德州, 省睢阳县入州。嘉靖二十四年(1545)复升为归德府,治所在商丘县(今商丘县)。辖境相当今商丘
亦名宋江渡。即今四川兴文县 (中城镇)。《明史·程信传》: 成化三年 (1467),戎县山都掌族反,分兵征讨,“巡抚四川都御史汪浩、参将宰用由渡船铺”。即此。
即今四川汉源县北西门河,为流沙河支流。《方舆纪要》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两涧水“在所西。《志》云:所东西各有涧,至登高山下合为一。汉源之田,仰此以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