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①一名渔水。 即今淮河支流浍河。 《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六年 (507),曹景宗攻魏中山王英, “诸军逐北至水上, 英单骑入梁城”。
②即河南、安徽境内古涣水,亦曰浍水。《战国策·楚策一》: “楚因使景舍起兵救赵。邯郸破,楚取睢、 之间。” 即此。
古水名。涣水下游的别称,即今安徽省北部淮河支流浍河。自今河南省永城市酂城东南流经安徽省宿州、固镇二市县西南至五河县西北入淮。
①一名渔水。 即今淮河支流浍河。 《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六年 (507),曹景宗攻魏中山王英, “诸军逐北至水上, 英单骑入梁城”。
②即河南、安徽境内古涣水,亦曰浍水。《战国策·楚策一》: “楚因使景舍起兵救赵。邯郸破,楚取睢、 之间。” 即此。
古水名。涣水下游的别称,即今安徽省北部淮河支流浍河。自今河南省永城市酂城东南流经安徽省宿州、固镇二市县西南至五河县西北入淮。
又作荧泽。在今河南浚县西。《春秋经传集解后序》 引 《纪年》: “卫懿公及赤翟战于洞泽。” 《左传》: 闵公二年 (前660),狄人伐卫,“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古湖名。又称荧泽。春秋属卫。在
五代前蜀武成元年(908)改摩诃池为龙跃池。在今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北端展览馆一带。《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三年(913),前蜀王建命王宗侃等攻击太子元膺,“宗侃等陈于西毯场门,兼侍中王宗黯自大安门梯城
明置,在今甘肃合水县东。《方舆纪要》卷57合水县:宋庄驿“在县东六十里”。清废。
一名射蛟浦。在今江西湖口县东南十里。《寰宇记》 卷111江州湖口县: 射蛟浦 “或云汉武帝自浔阳浮江射蛟获之,疑此地”。《方舆纪要》 卷85九江府湖口县: 黄牛洑山 “一名射蛟浦。相传晋永嘉中许逊射蛟
即今广西邕宁县东北长塘。清雍正《广西通志》卷20南宁府宣化县:东去水路“东瓜塘十里至长塘”。
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7义宁县: 智慧山 “万山中突出,蜿蜒秀丽,下有水曰智慧江,流入义江”。
唐方镇。光化元年 (898) 置,治金州(今陕西安康县)。辖境相当今湖北西北部及陕西东南部。天祐二年 (905) 移治均州 (今湖北丹江口市西),改名戎昭军。辖境仅有湖北西北部。唐方镇之一。光化元年(
在今湖南保靖县东。《元和志》卷30三亭县:“酉水南有龙标故城,蜀将马德信所筑。其城甚宽大,在龙标山。”
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北三江场。明、清置盐课司于此。
在今四川涪陵市南。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1:八挂岩在“州南百里。岩壁有天然八卦。又名宋师岩。明司谏刘习易于此。被刑之日,岩崩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