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须山

龙须山

①在今安徽绩溪县东,接歙县界。《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龙须山“在县东二十里,高五百仞,周三十里。山顶有池, 四时不竭”。产龙须草,所制澄心堂纸,为文房四宝中珍品。

②在今江西吉安县西。《舆地纪胜》卷31吉州:龙须山“登禅师之道场也。在庐陵县西南六十里。唐代宗时,土人龙须施地筑庵,因名”。《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龙须山“在府城西四十里。 上有法云庵”。

③在今四川剑阁县西。《魏书·淳于诞传》:正光中,梁“益州刺史萧渊猷遣将樊文炽、萧世澄等率众数万围小剑戍,益州刺史邴虬令子达(建)拒之。……文炽军行之谷,东峰名龙须山,置栅其上以防归路”。即此。


古山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西。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樊文炽攻北魏小剑,置栅于此,为魏将淳于诞火攻所败。


猜你喜欢

  • 古松驿

    明置,在今四川松潘县南。《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古松驿“在卫治南”。

  • 含口

    又作唅口、㟏口。即含山之口。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自古有道由今闻喜县东经垣曲县王屋山渡河可达河南,称作唅口道或含山路。《水经·涑水注》:洮水源东出清野山,“其水东径大岭下,西流出谓之唅口”

  • 高峰戍

    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 (大阁镇)西南四十里。北魏曾于此筑城。

  • 千乘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北二十五里(今滨州市南二十六里旧镇西南十里千乘遗址)。《元和志》卷10千乘县:“千乘者, 以齐景公有马千驷, 畋于青丘。今县北有青丘, 县因以为名。”古邑名。春秋战

  • 通沟口

    即今吉林集安市。当鸭绿江北岸,隔江即朝鲜境。原属怀仁县。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于此置辑安县。1965年改为集安县。1988年改为集安市。

  • 頟檐湖

    即“��檐湖”。

  • 保昌郡

    北宋宣和二年 (1120) 赐南雄州为保昌郡。治所在保昌县 (今广东南雄县)。

  • 袁州

    隋开皇十一年 (591) 置,治所即今江西宜春市。《元和志》 卷28: 袁州 “因袁山为名”。大业初改为宜春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袁州,并以宜春县 (今宜春市) 为州治。天宝元年 (742)

  • 阴阪

    春秋郑津渡名。即今河南新郑县西北双洎河(古洧水)上津梁。《左传》:襄公九年(前564),晋人以诸侯伐郑,“济于阴坂,次于阴口而还”。杜注:“阴坂,洧津。”

  • 大黄里

    在今广东南雄县东。明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