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里驿
明洪武四年(1371)置,在今贵州龙里县西。
明洪武四年(1371)置,在今贵州龙里县西。
①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分山南道置,为十五道之一。治所在梁州(后改兴元府,在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甘肃嶓冢山以南,四川江津、永川等市县以北,陕西佛坪、西乡、镇巴和四川城口、开县、大竹、
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煎茶镇。清同治《仁寿县志》 卷1: 东北顺河乡二甲有煎茶溪场。
即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旧属绥远省,1949年迁驻乌兰哈拉嘎苏镇 (简称乌兰镇)。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蒙古语意为 “营” 或 “部”,是元、明两代蒙古 “万户”下设行政建
楚汉之际刘邦改博阳郡置,治所在博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因境内泰山得名。后移治奉高县 (今泰安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山东长清、莱芜以南,肥城以东,宁阳、平邑以北,沂源、蒙阴以西地区。东汉以后辖
北宋庆历年间置,属延州延川县。即今陕西子长县东三十五里丹头村。蒙古至元元年(1264)升为丹头县。
又称黄歇墓。在今安徽淮南市西南赖山集。西距寿县二十五里。春申君 (? —前238) 名黄歇。战国时著名四公子之一。楚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时任令尹。考烈王十五年 (前248) 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
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三防镇。明于此置通道镇巡司。清乾隆五十一年 (1786) 设三防主簿驻此。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北。明置巡检司。清时设千总驻守。
金初废咸康县置,属宜民县。在今辽宁北票市西南。
在今越南东南部藩朗南之嘎那角。一说指加里曼丹岛西岸之坤甸。《宋史·外国列传·注辇国》: “ (三佛齐国) 又行十八昼夜,度蛮山水口,历天竺山,至宾头狼山。”
一名东涧。在今山西万荣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1万泉县:“东谷涧在县南, 自孤山东谷中发源,北流八里,入于沙涧。又东北入稷山县,注于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