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斗泉
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33汶上县:龙斗泉“初出汹涌,流为龙斗河,亘四十里而达蒲湾泊。霖潦时,辄有涨溢之患”。《清一统志·兖州府二》:龙头泉“初出涌沸如两虬相击,故名”。
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33汶上县:龙斗泉“初出汹涌,流为龙斗河,亘四十里而达蒲湾泊。霖潦时,辄有涨溢之患”。《清一统志·兖州府二》:龙头泉“初出涌沸如两虬相击,故名”。
即麻栾集。今山东平度市东三十里麻兰镇。
元置,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房村镇。明改为驿。《清一统志·徐州府》: 房村驿 “在铜山县东南五十里。南岸主簿及把总驻此”。元置,即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房村。明、清亦置驿站,清时设把总驻此。
①即今湖北新洲县治。唐为黄州及黄冈治所。中和五年(885),州县徙治邾城南(今黄州市)后,遂改称旧州城。②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旧州坝。唐、宋时为戎州治。《方舆纪要》卷70宜宾县:僰道城“武宗会昌中大水,
即今新疆拜城县。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卷117 《西域土地人物略》: 土力苦扯城,“其城东至摆城四十里”。
即今江西永修县西南马口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4南康府建昌县:西南有马路口。
在今河南尉氏县洧川镇西。《战国策·韩策一》: 张仪说韩王曰: “大王不事秦,秦下甲据宜阳,断绝韩之上地,东取成皋、宜阳,则鸿台之宫,桑林之苑,非大王之有已。” 《清一统志·开封府一》: 鸿台冈 “在洧
西魏改寒冢戍(空冢戍)置,属普安县。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汉阳镇之五斗咀。《隋书·张威传》:王谦作乱,“进至开远,谦将赵俨众十万,连营三十里。威开山通道, 自西岭攻其背,俨遂败走”。即此。
周国名。姬姓。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 (前666),“晋伐骊戎,骊戎男女以骊姬”。即此。秦始皇于此置骊邑。
唐元和十二年 (817) 改吴房县置,属唐州。治所即今河南遂平县。长庆元年 (821) 改属蔡州。元至元七年 (1270) 废入汝阳县。大德八年(1304) 复置,属汝宁府。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192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置,为丽江府治。治所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民国初属云南腾越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61年改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古旧县名。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治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