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齐会

齐会

即今河北河间市东北齐会村。1939年4月,八路军第一二○师在此粉碎日本侵略军的进攻。“齐会战斗”的胜利,增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信心。


集镇名。在河北省河间市区东北部。属北石槽乡。人口 3250。因联合附近七村一起抗击兵匪骚扰得名七会村,后改今名。产小麦、玉米、谷子、甘薯、棉花。有模具厂。河卧公路经此。1939年4月贺龙率部在此歼灭日本侵略军700余人,为平原歼灭战之范例。


猜你喜欢

  • 邦都郎

    指今越南东南部顺海省藩朗一带。《明史·占城传》:成化十七年(1481),“古来遣使朝贡,言……自邦都郎至占腊止五处,臣兄权国未几,遽尔陨殁”。正德五年(1510)给事中李贯言:“占城自古来被逐后,窜居

  • 钟 (鐘) 子屿

    亦名钟仔岩。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钟子屿 “山石直耸,形如覆钟,故名”。

  • 中右翼左旗

    又称西路中右翼左旗。清乾隆二十年(1755)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其其格南。

  • 朱阳关

    一名朱阳镇。唐置,即今河南卢氏县东南七十四里老灌河北岸朱阳关镇。《新唐书·地理志》:卢氏县“南有朱阳关”。明设巡司,并有千总驻防。清乾隆五年(1740)移陕州直隶州州判驻此。为赴陕之要冲。

  • 老龙埠头

    又名老隆埠。即今广东龙川县治老隆镇。《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龙川县:老龙埠头,“其地为水陆舟车之会,闽粤商贾辐辏于此,一邑要区也,万历中建城戍守”。清雍正十一年(1733)于此置老龙巡司。1949年

  • 天龙寺

    北齐建,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天龙山上。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天龙山上。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建。内有石室二十四龛,石佛像四尊。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又于西岩凿石洞三龛。

  • 葭芦戍

    在今河南卢氏县西。《隋书·杨玄感传》:大业九年 (613),玄感兵败,将奔上洛,“至葭芦戍”,自杀。在今河南省卢氏县西。《隋书·杨玄感传》:隋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为隋兵所败,“至葭芦戍,玄感窘

  • 硖州

    一作峡州。北周改拓州置,治所在夷陵县(今湖北宜昌市西北)。隋大业初改为夷陵郡。唐初复为峡州。贞观九年 (635) 移治步阐垒 (今宜昌市)。天宝元年 (742) 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

  • 羊场长官司

    明初置,属新添卫。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东南羊场镇。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属贵定县。后废。明初置,治今贵州省龙里县羊场镇。属新添卫。后废。

  • 万第镇

    即今山东莱阳市东南四十里万第镇。民国《莱阳县志》卷1有万第镇。在山东省莱阳市东部。面积151.2平方千米。人口6.2万。镇人民政府驻前万第,人口7000。该村明初形成聚落。因地处玩山沟前低洼处,取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