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岭
①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八十里,与河北赞皇县交界处。《北齐书· 李密传》: “尔朱兆至广阿,高祖令密募殷、定二州兵五千人镇黄沙、井陉二道。”
②在今安徽泾县东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宁国府一》: 黄沙岭 “广数十里,高十余丈,下有水,流经旵山入于丁溪”。其下有黄沙镇。
古山名。(1)在今江西省上饶市西。南宋辛弃疾中年时曾过此,作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2)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境内。明洪武初置巡检司于此。万历十四年(1586年)剿平黄沙等地山瑶,即此。
①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八十里,与河北赞皇县交界处。《北齐书· 李密传》: “尔朱兆至广阿,高祖令密募殷、定二州兵五千人镇黄沙、井陉二道。”
②在今安徽泾县东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宁国府一》: 黄沙岭 “广数十里,高十余丈,下有水,流经旵山入于丁溪”。其下有黄沙镇。
古山名。(1)在今江西省上饶市西。南宋辛弃疾中年时曾过此,作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2)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境内。明洪武初置巡检司于此。万历十四年(1586年)剿平黄沙等地山瑶,即此。
在今江西都昌县北二十里汪墩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4:都昌县北有汪家墩。
在今贵州兴义市西南百三十里鲁布革镇。清有把总驻防。
辽开泰二年 (1013) 置,属大定府。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东北喀喇沁乡。《金史· 地理志》 金源县: “以地有金甸为名。” 元属大宁路。明初废。古县名。辽开泰二年(1013年)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西北
在今广西横县东六十里百合镇北江口村。明置古江口巡司。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东江口。明于此置巡检司。
即今广东电白县。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水东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水东圩“在县西南七十里”。1951年电白县由电城镇迁于此。
即今广东鹤山市驻地沙坪镇。清道光《鹤山县志》卷1:“市集”有沙坪墟。1949年鹤山县由鹤城镇移治于此。
①北魏置,属燕州。治所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南。 辖境相当今河北阳原县东部地。 《水经·㶟水注》: 祁夷水 “又径昌平郡东,魏太和中置”。后废。《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 作平昌郡皆误
西魏置,属丹水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北周废。
即今辽宁阜新市东北新邱区。产煤。清光绪末已开采。旧京奉铁路有支线自厉家窝铺达此。
在今陕西延安市西北。《宋史·石元孙传》:北宋康定元年(1040),“夏人寇延州,元孙与战于三川口,军败见执”。即此。在今陕西省延安市西北。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刘平、石元孙为西夏所败,被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