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江宗
即今西藏尼木县北麻江。原西藏地方政府设麻江宗。1960年并入尼木县。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尼木县麻江城。1960年与孟嘎宗合并,改置尼木县。
即今西藏尼木县北麻江。原西藏地方政府设麻江宗。1960年并入尼木县。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尼木县麻江城。1960年与孟嘎宗合并,改置尼木县。
又作阻卜九部或达旦九部,辽北境部族,当即蒙元史料所载之克烈部。天赞三年(924),耶律阿保机西征,抵古回鹘城,尽复阻卜诸部。其后时服时叛,至辽统和中始完全征服,分置诸部节度使辖之,统于西北路招讨司。统
即今河北曲周县东南西呈孟乡。西汉于此置平恩县。金降为平恩镇。《清一统志·广平府》:程孟集,“ 《旧志》: 《金志》 曲周有平恩镇,即今程孟集也”。
北宋咸平间建,在今宁夏盐池县西南苦水河畔。《宋史纪事本末》 卷14 “西夏叛服”: 咸平五年 (1002) 李继迁叛,张齐贤等议弃灵州,通判永兴军何亮复上安边书,言 “灵州不可捨,请筑溥乐、耀德二城,
又称小江湖。在今浙江鄞县西南鄞江镇。建于唐太和七年(833),由当时水利家王元玮主持建造。此堰全长134.4米,宽4.8米, 高27米,堰坡左右有石级,堰体用巨大条石砌成。这一石坝水利工程的兴建,解决
①在今湖南武冈县南十二里。《方舆纪要》卷81武冈州“宝方山”条下:连山“峰峦连接,其上高平。昔人避兵处”。②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北龙门镇北。《方舆纪要》卷110万承州:连山“在州北”。③在今云南姚安县东南
在今河南汝阳县东十里。《元丰九域志》卷1: 汝州梁县有 “紫逻山”。《方舆纪要》 卷51伊阳县 “汝水” 条: “又县东十里有紫逻山口,相传为大禹所凿,导汝水自东出。”
又称勐邦。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北一百四十八里勐旺。清雍正六年(1728) 设土把总。傣语 “勐” 为坝子,“旺” 或“邦” 为飞貉 (鼯鼠),意即鼯鼠坝。
在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9晋江县: 浸羡场 “在县 (旧治即今泉州市) 东南六十里。产盐。元置管勾司,后改司令司。明洪武初,改为场。二十五年,又改设盐课司”。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南十五里。《诗经·齐风·还》: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 即此。古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南。《诗经·齐风·还》:“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即此。
即今四川安县南之秀水河。清嘉庆 《安县志》 卷5: 臭水 “在县南五十里。源出黄茅山下平田中,水黑色微臭,自南流而东过童家滩至臭水场而成河,故场以是水名也。又东流过红石堰、踏水场,入于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