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鹅銮鼻

鹅銮鼻

在今台湾省本岛南端。旧名沙马矶头。清末即有鹅銮鼻之名。连横 《台湾通史·抚垦志》: 同治五年 (1866),“英舰笃甫号至鹅銮鼻,为番所攻。翌年,美船那威号漂至其地,亦为科亚尔社番所杀”。《台湾省通志》 卷1 《土地志·胜迹篇》 第20章13节说: “鹅銮者,排湾族语之译音也,其义为帆,因附近香蕉湾有石似船帆,遂以取名。地形为突鼻,故称鹅銮鼻。”


在台湾省屏东县东南隅。为台湾南端小半岛,长约5千米,宽约1.5~2.5千米。最高点海拔122米,为一隆起珊瑚礁台地,与菲律宾吕宋岛遥对;中间的巴士海峡为南海与太平洋间主要航道。其南约15.6千米外有七星岩,海中多珊瑚礁,常碍航行。灯塔位于鹅銮鼻半岛南端距海岸约140米处,建成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塔高18米,光照20海里,为东亚著名灯塔。


猜你喜欢

  • 琫盆

    又称纳克书奔盆族。在今西藏比如县东彭盼区香曲、亚栋一带。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清乾隆《西藏志·外番》、《卫藏通志》 作三札。

  • 获 (獲) 水

    获, 《说文》 作 “”, 《水经》 作“猚”。《汉书·地理志》 梁国蒙县: “获水首受甾获渠,东北至彭城入泗。” 《水经·获水》: “获水出汳水于梁郡蒙县北,又东过萧县南,睢水北流注

  • 安良厅

    清宣统三年(1911)置,属康定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三十里瓦泽乡东北安良坝。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卷6:藏名阿娘坝,“安良即阿娘译音之异”。1913年改安良县。不久废入康定县。清宣统三年(19

  • 枯柯赕

    宋大理置,属永昌府。在今云南昌宁县西部枯柯坝子。元代属镇康路,后属顺宁府。

  • 高泉水

    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水经·浍水注》:“高泉水出东南近川,西北趣浍交注浍。”

  • 鸳鸯湖

    一名南湖。在今浙江嘉兴市南。《舆地纪胜》卷3: 鸳鸯湖 “乃郡之南湖也,湖多鸳鸯,故以名之”。或以两湖相连如鸳鸯而得名。湖中有烟雨楼,为一郡之胜。宋苏轼 《过秀州赠钱端公安道》 诗: “鸳鸯湖边月如水

  • 涪城县

    ①西晋改涪县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涪江东岸。《晋书· 孝怀帝纪》:永嘉五年 (311),“李雄攻陷涪城,梓潼太守谯登遇害”。即此。东晋移梓潼郡于此。南朝宋复为涪县。②南朝梁置,为始平郡治。

  • 十笏园

    又名丁家花园。在今山东潍坊市旧城北部胡花牌坊街。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十一年(1885)丁姜宝改建为私人花园。因建筑小巧玲珑,占地少,人喻之为“十个笏板”,清末状元曹鸿勋题名“十笏园”。廊内建有亭、

  • 黄骅县

    1945年改新海县置,属河北省。治所即今河北黄骅市。为纪念在此与日本侵略军作战中牺牲的黄骅同志而命名。旧县名。1945年改新青县置,治今河北省黄骅市。1989年撤销,改设黄骅市。

  • 凌时镇

    在今广西田阳或田东县境。《方舆纪要》卷111田州: 凌时镇“在州境。嘉靖七年,王守仁抚定田州,土目卢苏等因分州地置十八巡司”。其中有“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