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鸭绿江

鸭绿江

古名马訾水。一作鸭渌水,又名益州江。在辽宁、吉林东南部,今为中朝两国界河。源出长白山,西南流入黄海。唐杜佑 《通曲》 卷186高句丽: “马訾水,一名鸭绿水。……不色似鸭头,故俗名之。” 《隋书·宇文述传》: 隋大业八年 (612)征高丽,“述与九军至鸭绿水”。《新唐书· 高丽传》: 贞观十九年 (645) 征高丽,“程名振攻沙卑城,夜入其西,城溃,虏其口八千,游兵鸭渌上”。《辽史·高丽传》: 统和二十八年 (1010) 伐高丽,“十一月,大军渡鸭渌江,康肇拒战于铜州”。皆此。


中、朝两国界河。又称鸭绿水,古名马訾水、鸭渌水、鸭渌江。《隋书·于仲文传》:辽东之役,“至鸭绿水,高丽将乙支文德诈降”。以江水澄碧,绿如鸭头而得名。《新唐书·高丽传》:“马訾水出靺鞨长白山,色若鸭头,号鸭渌水。”《新唐书·东夷传》: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薛万徹度鸭渌,次白灼城”。并此。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西南流到辽宁省丹东市以下入黄海。全长790千米,流域面积6.37万平方千米(中国境内3.25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07.5米3/秒。支流有长津江、浑江等。上游段坡陡流急,河谷狭窄。流量和水力资源丰富,建有水丰、太平湾等水电站。冰期长约4个月。十三道沟以下可通航。沿岸山青林郁,风景秀丽,辟有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鸭绿江风光


猜你喜欢

  • 二十八都镇

    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廿八都镇。《方舆纪要》卷89浙江重险仙霞岭:“大竿岭南七里曰廿八都,最为平旷,民居甚众,有岐径可达衢处诸郡”。清设枫岭营游击于此。

  • 益登镇

    唐置,属翼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北。

  • 桓道县

    ①北魏改䝠道县置, 为南安郡治。 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后改名内陶县。②南齐置,属南安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境。后废。古县名。北魏时改豲道县置,治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属南安郡。隋

  • 靖横县

    1937年8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东靖边、新城、横山三县合置,治镇堡 (今陕西靖边县南镇静乡)。取靖边、横山二县首字为名。同年11月改名靖边县。旧县名。陕甘苏区设。1937年8月由东新城、东靖边、横山三县

  • 高田谷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七年 (430),“秦王慕末为河西所逼,遣其臣王恺、乌讷阗请迎于魏,魏人许以平凉、安定封之。暮末乃焚城邑,毁宝器,帅户万五千,东如上邽。至高田谷,给事黄门侍

  • 阇员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智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河静以南。贞观元年 (627) 废。

  • 三眼井堡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置,在今甘肃景泰县西北三眼井村。清设守备,后改都司。

  • 芒遮板行政区

    1915年以芒市、遮放、勐板三土司地置,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今云南潞西县西南七十四里遮放镇。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潞西设治区。旧县级行政区名。1912年由芒市、勐板两土司设置芒板弹压委员。

  • 古国名。西周缪王以赵城封造父,故址在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镇西南。赵氏之后,世为晋大夫。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前403),赵烈侯 (即赵籍) 与韩、魏瓜分晋国,列为诸侯,建都晋阳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前3

  • 阿善磴口

    又作定口。即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北巴彦木仁苏木。《清仁宗实录》:嘉庆十二年(1807)五月丙申,定吉兰泰盐池地界,守备一员驻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