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鲍丘水

鲍丘水

在今天津市蓟县、宝坻境内,东南流汇窠头河,入蓟运河。古鲍丘水上游即今潮河,下游略与今白河平行南流,折东南循今蓟运河下游入海。据《水经·鲍丘水注》: 鲍丘水至古潞县 (今通县东)西入沽河 (今白河)。当沽河与鲍丘二水在潞县会合后,下游可互为通称,故鲍丘水入潞后又有潞河之称。宋以后上游改称潮河,潮、白合口处渐北移,且下游河道多变迁。今鲍丘河及其下游蓟运河已不尽为古鲍丘水故道。


古水名。在今天津市蓟县、宝坻区境内,东南流合窠头河后入蓟运河。古鲍丘水上游即今潮河,下游与今白河平行南流,折而东南循今蓟运河下游入海。北魏起屡有改道,今鲍丘河及其下游蓟运河,已非尽是古鲍丘水故道。


猜你喜欢

  • 浓湖

    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四十里大龙窝。一说在今繁昌县西荻港附近。《宋书·邓琬传》: “陶亮闻湖、白二城陷没,大惧,急呼 (孙) 冲之还鹊尾,留薛常宝代冲之守赭圻。先于姥山及诸冈分立营砦,亦悉败还,共保浓湖,

  • 鹿步堡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鹿步。旧属番禺县,明、清置巡司于此。即今广东省广州市东鹿步。明洪武三年(1370年)于此设巡检司。

  • 洋溪镇

    即今四川射洪县东南七十里洋溪镇。清乾隆二十年 (1755)置巡司于此。道光十二年(1832) 裁,十六年 (1836) 设外委驻此。民国初设县佐。(1)在江苏省宜兴市东北部,东濒太湖。面积28平方千米

  • 蛮河站

    元置,在今湖北宜城市南蛮河东岸。

  • 龙跃泉

    即龙泉。在今山西代县西北。《方舆纪要》卷40代州:龙跃泉“在州西北二十五里。《水经注》谓之云龙泉”。

  • 颍阳镇

    北宋庆历三年 (1043)废颍阳县置,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南颍阳镇。四年 (1044) 复为颍阳县。熙宁二年 (1069) 废县为镇。元祐二年 (1087) 复为县。金又废县为镇。(1)在河南省登封市西部

  • 江南河

    古运河名。又名漕河。本秦代在春秋吴国故渠基础上开凿的人工运河。六朝时为漕河。隋大业六年(610)重浚,定名江南运河。北起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东南经丹徒、丹阳、常州、无锡、苏州,绕太湖之东,直达余杭(

  • 三渚城

    在今河南孟津县北大河中。西晋永嘉末,刘聪子刘粲攻晋故司徒傅祇于三渚,即此。在今河南省孟州市南黄河畔。西晋永嘉六年(312年)刘粲败傅祗于此。

  • 楠木村

    又作南木园、楠木园。即今湖北巴东县西楠木园镇。明嘉靖 《归州全志》 卷2 《坊市》: “楠木村,(巴东) 县西五十里,临大江。”

  • 茆山河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宋 《淳祐临安志》 卷10: “东自保安水门,向西过榷货务桥,转北过茆山井蒲桥,至梅家桥曰茆山河。” 苏轼 《请开河奏状》 谓 “南抵龙山浙江闸口、北出天宗门”之茆山河,即此。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