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密梭布
在今四川丹巴县东南梭坡乡境。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 置鲁密梭布土百户。
在今四川丹巴县东南梭坡乡境。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 置鲁密梭布土百户。
指今湖北咸丰县西南朝阳寺镇北之阿蓬江(唐崖河)。《清一统志· 施南府》: 黑峒河 “在恩施县西南。有二源: 一出咸丰县西南,流过地坝砦,径普洛溪,西南入四川酉阳州黔江县,亦谓之黔水。一亦出咸丰县西南,
即扶余府。治所在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宋史·渤海国传》: 太平兴国六年 (981),“赐乌舍城浮渝府渤海琰王”。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钟离县置,属湖州。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大业初废入上马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钟离县置,治今河南省唐河县东南,属昌州。大业初废。
一作背隐嶂堡。明置,属广宁前屯卫。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大风口水库北背荫障。明 《辽东志》 卷3: 永安堡 “堡东背阴障可按伏”。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 卷30: 背阴嶂堡在 “ (宁远州) 城西一百四十
即今河南卢氏县南六十里五里川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七年十月,萧况等“向五里川奔逸”。
西魏改平阳县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十五里渭河北岸。北周天和三年 (568) 并入周城县。古县名。西魏由平阳县改名,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属武都郡。北周废入周城县。
即大盈江。在今云南梁河县西。《清一统志·腾越直隶厅》:小梁河“在南甸司东北三十里。有二源:一出腾越赤土山麓,一出缅箐山麓,至南甸合为一,西南流经南牙山下曰南牙江,又南经干崖东云笼山麓,为安乐河,亦名云
即今陕西城固县西柳林镇。《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得长柳渡。长柳,村名也。汉太尉李固墓碑铭尚存,文字剥落,不可复识。”
在今湖北荆沙市西长江中。《晋书· 王澄传》: 巴蜀流人与土人忿争,杀县令,屯聚乐乡,请降,“澄伪许之,既而袭之于宠洲”。即此。《水经·江水注》: 枚回洲 “下有龙洲,洲东有宠洲”。在今湖北省江陵县西南
在今湖南桃源县北。即今白洋河上游。《方舆纪要》 卷80桃园县 “苏溪” 条下: “又黄石溪,在县北百二十里。出香山村,下流合苏溪入沅江。”村名。在安徽省青阳县南部、九华山东麓、黄石溪西岸。属陵阳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