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州

高州

①南朝梁大同中置,治所在高凉郡高凉县(今广东阳江市西)。辖境相当今广东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地区。隋大业二年 (606) 改为高凉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二十三年 (649) 移治良德县(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天宝元年 (742) 改为高凉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高州。大历十一年 (776) 徙治电白县 (今广东高州市东北长坡镇旧城村)。辖境缩小,仅为今高州市、电白县部分地。北宋景德元年(1004) 废,三年 (1006) 复置。元至元十七年(1280) 改为高州路。

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巴山县 (今江西乐安县东北公溪镇)。领巴山、临川、安成、豫宁四郡地。辖境当今江西南城、崇仁、安福一带。陈天嘉四年 (563)废。

③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望江县 (今安徽望江县)。寻改为智州。

④唐久视初置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东南镇舟镇 (正州场)。北宋属泸州。熙宁以后废入长宁军。元至元十七年 (1280) 复置,移治怀远砦 (今四川高县北)。明洪武五年 (1372) 改为高县。正德十三年 (1518) 复置,移治中坝 (今高县)。清顺治初改为高县。

⑤唐渤海国置,属鄚颉府。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宾县。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宾县一带。辽废。

⑥北宋开宝六年 (973) 改珍州羁縻州置,属辰州。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后改为西高州。

⑦辽开泰 (1012—1020) 中以高丽俘户置,属中京大定府。治所在三韩县 (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哈拉木头村西土城子古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地。金皇统三年 (1143) 废。承安三年(1198) 复置,属北京路。泰和四年 (1204) 又废。元复置,属大宁路。治所仍在今赤峰市东北。明初废。

⑧元至元十七年 (1280) 置,属叙州路。治所在今四川高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高县地。明洪武五年(1372) 降为高县,正德十三年 (1518) 升为高州,属叙州府。清顺治初降为高县。


(1)南朝梁太平元年(556年)置,治巴山县(今江西崇仁县西南)。陈天嘉四年(563年)废。(2)南朝梁置,治高凉县(今广东阳江市西)。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鉴江及漠阳江流域地区。隋初改为高凉郡。唐武德六年(623年)复置,贞观时移治良德县(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大历中又移电白(今高州市东北),辖境缩小,相当今茂名、高州、电白等县地。元升为路。(3)唐开元以后置,治今四川省高县南,为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复置,治今四川省高县北。属叙州路。明洪武初移治今高县,洪武五年(1372年)降为县,属叙州府。正德十三年(1518年)复升为州,清顺治初又改县。(4)渤海国置,治今黑龙江省宾县境,属鄚颉府。辽废。(5)辽开泰中置,治三韩县(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辖境约今赤峰市东部。金皇统三年(1143年)省,承安三年(1198年)复置,泰和四年(1204年)又废。蒙古成吉思汗九年(1214年)改置兴胜府,十一年仍改为高州。明初废。


猜你喜欢

  • 西聊县

    北魏孝昌中分聊城县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北十五里。北齐废。古县名。北魏孝昌中析聊城县置,治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北聊古庙。属平原郡。北齐废。

  • 钴鉧潭

    ①在今湖南永州市西三里。中有小泉,经愚溪入潇水。唐柳宗元有 《钴鉧潭记》: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旁广而中深……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②在今广

  • 天平县

    ①唐乾元三年(760)改湖城县置,属虢州。治所在故上阳宫(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阳平河入黄河处东岸)。后移治上阳宫东南一里。大历四年(769)又改为湖城县。②唐大和四年(830)改东平县置,属郓州。治所在今

  • 南邓村

    在今山东临朐县西南。《北齐书·幼主纪》: 周师渐逼,太上皇至青州,即为入陈之计,“与长鸾、淑妃等十数骑至青州南邓村,为周将尉迟纲所获”。即此。在今山东省临朐县西南。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将军尉迟勤

  • 沙岗

    亦作沙冈。即今辽宁盖州市西南沙岗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盖平县图:西南有沙岗台。清末,南满铁路经此。

  • 辽东镇

    明军镇名。为九边之一。治所在广宁卫(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隆庆元年(1567)后移治辽阳(今辽宁辽阳市老城)。明末废。明九边之一。治广宁(今辽宁北镇市),隆庆元年(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

  • 曲甸湖

    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北。《清一统志·楚雄府》:曲甸湖“在楚雄县东北三十里。川原平阔,多水族之利。有南坝,本朝康熙年修筑”。古湖泊名。在今云南省楚雄市东北。有南坝,清康熙时筑,以蓄水溉田。

  • 白云溪

    亦作白云径。在今江苏宜兴市西三十六里。自溧阳市流入,即荆溪上源。《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宜兴县: 白云径“在县西三十六里。《尔雅》:‘直波为径’。东经县西二十六里之洴浰渰,合于荆溪。《志》云:白云径南

  • 五花岩山

    即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五峰岩。《明一统志》卷17广德州:五花岩山“在州城北七十里。横列五峰,高三百丈许。最高峰顶有白佛祠,石壁上刊天宝年号”。

  • 七甸铺

    即今云南呈贡县东北三十二里七甸乡。旧置哨。滇越铁路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