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唐镇

高唐镇

亦名高唐市、高唐店。即今安徽霍邱县西北五十里高塘集。明置巡司于此。


(1)在福建省将乐县东北部、金溪两岸。面积259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唐,人口2430。曾名环洲、环溪,因河道落差大改名高滩,后谐音成高唐。1955年设高唐乡。1961年由红星公社析置高唐公社,1984年复乡,1993年置镇。产稻、木材。有木材加工、造纸等厂。下甘公路经此。(2)在山东省高唐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88.5平方千米。人口8.1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唐城,人口5.2万。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县治由莒城(今属禹城市)迁此。1949年为城关区。1958年建城关乡,同年9月建灯塔公社。1982年建城关镇,1984年改名高唐镇。2001年赵庄、韩寨、张庄三乡部分并入。二干渠官道沟流经。产小麦、玉米、棉花、谷子、豆类、瓜菜。有化工、造纸、纺织、食品、印刷等厂。308、105国道与永莘公路经此。古迹有文庙大成殿、大观八行碑。


猜你喜欢

  • 祖厉河

    一名岔河。 又名南河。 即今甘肃靖远、会宁二县境祖厉河。源出今会宁县南华家岭,北流至靖远县入黄河。《汉书·武帝纪》: 元鼎五年(前112),“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遂逾陇,登空同,西

  • 法石寨

    南宋淳熙十三年 (1186) 置,属晋江县。即今福建泉州市东南东海镇 (法石)。《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晋江县: 法石寺在 “府东五里。宋末蒲寿庚谋据郡降蒙古,少主至泉城北,不敢入城,驻跸于法石寺,

  • 将溪

    即今福建闽江上源金溪。《元和志》 卷29建州将乐县: “将乐溪水,源出百丈岭,东北流经县界。” 《寰宇记》 卷 100南剑州将乐县: “将溪源从县西南屈曲数百里,合诸山水入邑界。” 《清一统志· 延平

  • 高罗宣抚司

    元改高罗寨长官司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元末明玉珍改为安抚司。

  • 凉山等处土百户

    清康熙四十二年 (1703) 置,属叙州府。治所在今四川峨边、马边之小凉山一带。《清一统志 · 叙州府二》: 凉山等处土百户“皆在屏山县西界凉山之地,曰挖黑、曰腻乃窠、曰旁阿孤、曰明州乐、曰油石洞、曰

  • 大城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六年(410),夏赫连勃勃败后秦将姚寿都于清水城,“略阳太守姚寿都弃城走,勃勃徙其民万六千户于大城”,即此。

  • 胜金台

    一作森尼木台。清乾隆年间置,即今新疆吐鲁番市东胜金乡。清王定安 《湘军记》 卷19: 光绪三年 (1877),清军讨伐阿古柏,“孙金彪与徐占彪已下奇克腾木,进攻辟展,及鲁克沁、连木沁台、胜金台,尽破其

  • 东海岛

    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大海中。《清一统志·雷州府》:嶎嵂岭“在遂溪县东南一百四十里海中。一名东海岛。广四十里,长七十里,包出白鹆砦之外。中有居民五团,以渔盐为业,为东方巨镇。其北曰东头山,其东曰调鸡门洲。

  • 三捧舍

    在今贵州独山县南百二十里尧棒乡。明、清置三捧土舍。

  • 西和县

    明洪武十年(1377)降西和州置,属巩昌府。治所即今甘肃西和县。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在甘肃省东南部、西汉水上游。属陇南市。面积 1861 平方千米。人口38.5万。辖2镇、22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