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马颊河

马颊河

①《禹贡》九河之一。《尔雅·释水》郭璞注以为“河势上广下狭,状如马颊”,故名。《方舆纪要》卷34高唐州载:“亦名旧黄河。 自直隶开州(今河南濮阳),流经朝城县及莘县、堂邑、观城、清平县界, 又历夏津县,南至州境。东北径恩县、平原、陵县、商河、乐陵入海。”故道久堙。

②为济水支津。在今山东东平县西。《水经·济水注》:“济水又北分为二水,其支津西北出,谓之马颊水者也。”又说:“济水又北径鱼山东,左合马颊水。水首受济,西北流,历安民山北……马颊水又径桃城东,马颊水又东北流径鱼山南,……其水又东注于济,谓之马颊口也。”《资治通鉴》:唐乾宁三年(896),“朱全忠遣庞师古将兵伐郓州,败郓兵于马颊”,即此。

③又称新河。唐久视元年(700)为分泄黄河洪水所开。是唐代黄河下游的一个分支。故道自今山东平原县西南分河水东流,经陵县南、商河县北,历阳信、沾化县北,东流入海。宋初已淤废。

④即今河北大名县东南马颊河。《方舆纪要》卷16元城县:“马颊河在县东五十里。旧自开州流经此,阔约百步,今虽枯竭,故道犹存,淫雨泛溢,辄害禾稼,下流入山东朝城(治今莘县西南)等县境。”


(1)古水名。唐代黄河下游的一个分支。周久视元年(700年)为分泄黄河洪水所开。又称“新河”。故道自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分河水东流,经陵县南、商河县北、阳信县、沾化县北,东入于海。分洪流畅,唐李峤《咏河》诗有“桃花来马颊,竹箭入龙宫”之句。因在唐大河之北,后世称唐大河北支。宋初已淤废。(2)今水名。干流在山东省西北部。唐时为了分泄黄河洪水,开挖此河。《尔雅·释地》:“河势上广下狭,状如马颊也。”源于河南省濮阳市,与徒骇河平行东北流,经清丰、南乐县及河北省大名县入山东省境,东北流至元棣县下泊头东北入渤海。长440千米,流域面积1.46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德王河、朱家河、裕民河、唐公河等。此河有排涝、防洪、灌溉之利。


猜你喜欢

  • 承流谷水

    当今青海乐都县西北之水磨沟。《水经·河水注》: “湟水又东,左则承流谷水南入。”

  • 巴城镇

    即今江苏昆山市西北十八里巴城镇。元名高墟村,置巴城巡司于此。后徙县西真义镇(今正仪镇)。清改名为巴城镇。《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昆山县:巴城镇“西枕巴城湖及七鸦浦,又西南通傀儡、阳城诸湖,盐徒往往出没

  • 日华宫

    汉河间王筑,在今河北献县南三十五里。《西京杂记》卷14:“河间王德筑日华宫,置客馆二十余区,以待学士。”即此。

  • 滩头镇

    即今江西万安县北百嘉乡。明、清于此置滩头巡司。在湖南省隆回县东南部。面积176.3平方千米。人口7.4万。镇人民政府驻滩头,人口5100。镇居峡谷,三溪汇流镇北,积沙成滩,镇因得名。1952年建滩头镇

  • 半日村

    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寰宇记》卷29华州渭南县:“半日村,此村山高蔽亏,阳影常照其一半。”故名。唐郎士元为渭南尉,构半日村别业。钱起有《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士元又有《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诗。

  • 泸河县

    隋大业间升泸河镇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辽宁锦州市。后废。古县名。隋大业八年(612年)置,治今辽宁省锦州市。属辽西郡。后废。

  • 罗梭江

    一名南斑河。在今云南省南部。源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北部,南流经思茅市东、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至勐腊县西北注入澜沧江。清《乾隆内府舆图》 作梭江。 光绪 《皇朝中外一统舆图》 作

  • 端氏

    战国晋邑,即今山西沁水县东北固县。《史记·赵世家》: 成侯十六年 (前359),“与韩、魏分晋,封晋君以端氏”。即此。西汉置端氏县。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沁水县东北。《史记·赵世家》:成侯十六年

  • 勿赛气河卡伦

    清置,属宁古塔副都统。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岸诺夫卡恰林斯克附近。民国魏声龢《鸡林旧闻录》:“湖(兴凯湖)西有勿赛气河卡伦。”后废。

  • 崖州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属南海卫。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