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
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二十五里马嵬镇。《新唐书·明皇纪》:天宝十五载(756),帝幸蜀,“次马嵬……赐贵妃杨氏死”。即此。郑畋有《马嵬坡》诗。白居易《长恨歌》:“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皆指此。
在今陕西省兴平市西马嵬镇。相传晋人马嵬筑城于此,故称。唐安史之乱时,玄宗从长安西奔成都,赐缢杨贵妃于此。
在今陕西兴平市西二十五里马嵬镇。《新唐书·明皇纪》:天宝十五载(756),帝幸蜀,“次马嵬……赐贵妃杨氏死”。即此。郑畋有《马嵬坡》诗。白居易《长恨歌》:“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皆指此。
在今陕西省兴平市西马嵬镇。相传晋人马嵬筑城于此,故称。唐安史之乱时,玄宗从长安西奔成都,赐缢杨贵妃于此。
在今贵州榕江县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古州长官司:王梅寨在“司(今榕江县)北四十里”。
城邑名。在今河南卢氏县。《水经·洛水注》 引《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前456),“晋韩龙取卢氏城”。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古本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前456年):“韩龙取卢氏城。”即此。有《卢氏布
又称解。春秋周地,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48洛阳县: “解城在故洛阳城西南。《战国策》 苏代谓向寿,公与楚解口地,封小令尹以杜阳,解口即两解城也。”
在今贵州黔西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白玉洞“亦曰白玉岩,夷酋聚粮处。洞险恶,西近卧遮龙场”。
在今山东东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33东平州:坎河在“州(今州城镇)东北五十里。有坎河泉,南流六里入汶河。《志》云:坎河即汶水,下流泄入盐河处,盐河即济河之别名。自戴村坝筑,而汶水不复由此入济。万历七
宋大理国置,属善阐府。治所在撒吕城(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元史·地理志》 路南州: “夷名路甸,有城曰撒吕,黑爨蛮之裔落蒙所筑,子孙世居之,因名落蒙部。” 元至元十三年 (1276)改置宜良州。大
又名梁门。战国赵地。在今河北徐水县西易水之北。《史记·赵世家》:孝成王十九年(247),“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又《水经·易水注》:易水“南径武遂县南,新城县北,俗又谓是水为武隧津。津北对长城门,
即今江西上犹县南上犹江。《明一统志》卷58南安府:县前水“在上犹县治南。源发自县西,会北胜水、横水、礼信水、料水、稍水,流经县前下入南野水”。《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上犹县:县前水“在县城南。源出桂阳
即今四川广汉市东连山镇。清嘉庆《汉州志》卷9:连山场“至州三十里”。
明置,在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哈巴罗夫斯克(伯力)附近。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奴合温站”。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