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集
即今河南淮滨县西三十二里马集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五年(1855)四月,清兵“进抵马家集”,与代理息县知县会合。
集镇名。在甘肃省康乐县城南部、胭脂河西岸。胭脂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860,大部为回族。以姓氏和曾设集市得名。相传所在川地为吕布所乘胭脂马出产地。产小麦、蚕豆、党参、当归等。有粮油、粉条加工业。有集贸市场,以山货交易为主。康冶公路经此。
即今河南淮滨县西三十二里马集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五年(1855)四月,清兵“进抵马家集”,与代理息县知县会合。
集镇名。在甘肃省康乐县城南部、胭脂河西岸。胭脂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860,大部为回族。以姓氏和曾设集市得名。相传所在川地为吕布所乘胭脂马出产地。产小麦、蚕豆、党参、当归等。有粮油、粉条加工业。有集贸市场,以山货交易为主。康冶公路经此。
北周置,属普安县。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剑门镇。《周书·王谦传》:“梁睿未至大剑,谦遣兵镇始州。”后废。
在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北,东邻花莲县。海拔3416米。为大甲溪南源合欢溪与立雾溪上源分水岭。清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合欢山“在南日山西,此山出滩流入淡水港”。在台湾省本岛中央山脉北段、南投和花莲两县分界
即今河南叶县东南二十八里坟台镇。为舞阳、叶二县往来要地。《清一统志·南阳府二》 “临坟镇”条:“按:今有坟台店,在县东南三十里。”
亦名小康山。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5:杜田《(杜诗)补遗》云:“范传正李白新墓碑云:‘白本宗室子,厥先避仇,客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彰明,绵州之属邑,有大、小匡山。”《方舆纪要》
①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辽宁义县西。三国魏移治今河北卢龙县东南。北齐废。②三国吴析建成县地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万载县东北四十里罗城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康乐县。③唐武德五年(622)
即今湖北郧西县东南金花砦村。《方舆纪要》 卷79郧西县: 金花砦 “在县东南四十里”。
西汉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临颍县北十四里固厢乡。隋大业四年 (608) 移治今临颍县。唐属许州。北宋属颍昌府。金属许州。清属许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古县名。西汉
即今河北遵化县南河。 《明史·地理志》遵化县: “西南有梨河。” 《清一统志 ·遵化直隶州一》: 梨河 “在州南十里。源出迁安县界芦儿岭 (今迁西县西),经州界西南流七
在今安徽望江县西北香茗山下。《清一统志·安庆府二》:连塘城“在望江县西北。周二里,门四。旧迹犹存。相传刘裕与卢循战处”。
即今河北邢台县西南二十八里羊范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邢台县图:西南有羊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