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山
在今河北涉县东五里。《方舆纪要》 卷49涉县: 韩王山,“相传韩信曾驻兵于此”。
在今河北涉县东五里。《方舆纪要》 卷49涉县: 韩王山,“相传韩信曾驻兵于此”。
即今广西容县、北流两县东南之天堂山。《明一统志》卷84梧州府:天塘山“在容县南一百五十里。上有塘水,旱涝不增减,故名”。《方舆纪要》卷108容县:“《通志》:山周二百余里,南接信宜。多竹木,有石窍出泉
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北十里。即品甸湾。元尝置品甸千户。或曰蒙氏尝置品甸县,以县后所分团山坝之水,贮于陂中,以灌城北之田,仍归青龙海。《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 《云南通志》: “旧引宝泉山水,蓄于周官、品甸
在今广西凭祥市北。《方舆纪要》 卷111凭祥州: 坡干山 “在州治北。有六尖峰”。
在今云南马关县东南三十六里都龙镇。清兵自马白关出兵抗法,收复我国失地,光绪十五年(1889)置,属安平厅。
明置,即今云南江川县东北江城镇。崇祯七年(1634)江川县迁治于此。1950年县治迁大街(今江川县)。
①即今广东广州市东北沙河镇。清同治年间有沙河埔之称。②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沙河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清远县西北有沙河墟。
在今云南临沧县南百余里。清有把总额外外委驻防。
即今河北蠡县西北十六里小陈乡。明弘治《保定郡志》卷5蠡县:“西仓在小陈庄。”
即今甘肃夏河县治。因拉卜楞寺而得名。1926年于此设拉卜楞设治局。1928年改置夏河县。在甘肃省夏河县西部、大夏河上游两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1.4万,有汉、藏、回等族。“拉卜楞”
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境。为辽金之际 “河东八馆” 之一。金初升为裕民县,皇统元年 (1141) 罢; 大定二十九年 (1189) 改置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