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韩江

韩江

即今广东潮州市东韩江。《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海阳县: 韩江 “在府城东韩山下。源出江闽汀、赣二州境,流入界,会三河而南出,又合产溪、九河、凤水,过凤栖峡,经恶溪而至山下为韩江。又经老鸦洲分流为三: 一自县东溪口达澄海水寨入海;一自县南分东西二溪,俱入于海; 一自溪口东南流,达急水门,经北关亦入于海”。


在广东省东部。广东省第二大河。《读史方舆纪要》:“一名鳄溪,亦称意溪。唐元和中,溪有鳄鱼,刺史韩愈作文驱之。”后人为纪念韩愈,遂称韩江。北源汀江出福建省长汀县北部武夷山东南麓,南源梅江出广东省紫金、陆丰两县市交界的乌突山七星,两源在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汇合称韩江,流经丰顺、潮州、澄海、汕头等县市,南流到汕头市附近入南海。长410千米,流域面积3.43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780米3/秒。主要支流有宁江、五华河、石窟河、大胜河、凤凰溪、丰良河等。上、中游多峡谷,干支流上建有多座水库及长潭、石壁、三河等水电站。下游为三角洲平原,散作数支入海。梅州以下可通航。


猜你喜欢

  • 金佛山

    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南一百里。清光绪 《南川县志》 卷首: “金山四面峭壁如铸,多古佛状。” 故名。咸丰 《南川县志》 卷1: 金佛山 “背黔面蜀,横亘东南,四面峭壁如铸,凡数层,最高曰清冻顶,尤人迹罕到

  • 竹子山

    在今云南宜良县南。《方舆纪要》卷115路南州:竹子山“在州南五十里。山高千仞,周百里。旧为贼巢,明朝宏治中,方伯陈金平之。环向有蜡烛、香炉诸峰”。

  • 石盘山

    ①在今浙江温岭市南。《方舆纪要》卷92太平县:石盘山在“县治南二里。峰岩错列,泉石竞胜”。②在今河南新县北。旧属光山县。《方舆纪要》卷50光山县:石盘山在“县南九十里。山势盘旋险峻,其顶平整。旧有寨栅

  • 黄陵渡

    即黄陵冈。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黄陵冈,与山东曹县相近。《元史·察罕帖木儿传》: 至正十九年 (1359),察罕帖木儿 “略曹南,据黄陵渡”。即此。即“黄陵冈”。

  • 白盐山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七里长江南岸。《方舆胜览》卷57夔州:白盐山“在城东十七里。崖璧五十余里。其色炳耀,状若白盐”。隔江与赤甲山相对,中夹江为瞿塘峡,为蜀之咽喉。《方舆纪要》卷69奉节县:白盐山“明初伐

  • 猇亭

    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猇亭镇。《三国志· 蜀书 · 先主传》: 章武二年 (222) 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六月,“陆议 (即陆逊) 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即此。

  • 小纪镇

    亦作小邾镇。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六十里小纪镇。清道光《泰州志》卷2:西北隅有小纪镇。(1)在江苏省江都市东北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小纪,人口5200。明称小纪庄,以纪姓在此摆渡

  • 迈号铺

    即今海南省文昌县南二十里迈号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文昌县南有迈号铺。

  • 王褒墓

    在今四川资阳市北沱江西岸昆仑乡墨池坝。《元和志》卷31资阳县:“王褒墓在县西北十五里。褒,资中人也。宣帝使祠金马、碧鸡,道病死。”

  • 西固县

    1913年于西固城置,属甘肃渭川道。治所即今甘肃舟曲县。1927年直属甘肃省。1954年迁驻宕昌镇,改名宕昌县(后改设舟曲县)。旧县名。1913年由阶州直隶州所属西固分州析置,治西固(今甘肃舟曲县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