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乡县
三国蜀置,属永昌郡。治所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南朝梁末废。
三国蜀置,属永昌郡。治所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南朝梁末废。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新唐书·地理志》 江州浔阳县: “东有秋水堤,大和三年刺史韦珩筑。”
亦名永谷水。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南长滩河。《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径鱼复县之故陵,旧郡治故陵溪西二里故陵村,溪即永谷也。”
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改济南郡为国,封刘肥之子辟光为济南王,都东平陵 (今山东章丘市西)。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南、泰安、长清、肥城、章丘、济阳、邹平等市县地。景帝三年 (前154) 以参与吴楚七国
即今山东宁阳县北二十里伏山。《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伏山“上有洞。洞内镌石成佛像,故又名佛山”。
在今云南永平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18永平县:羊街山“山半涌泉,周围五尺,名曰一碗水,行者咸掬饮之,地名碗水哨”。
金大定八年 (1168) 改宣德县置,属大同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麦胡图乡淤泥滩村古城。元属大同路。明初废。古县名。金大定八年(1168年)改宣德县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东北淤泥滩村。明洪武
即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扬武镇。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在今辽宁凤城市北。 为叆河支流。 《清一统志·奉天府一》: 草河 “在岫岩厅所辖凤凰城北三十里。 源出桃树峪, 东南流入叆河”。
在今河北井陉县城关镇东南南、北秀林村。《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秀林城“在县(今城关镇)东南十五里。《城邑考》:后魏贼杜洛周、葛荣遣其党王秀林筑此城,因名”。在今河北省井陉县秀林镇北秀林村一带。清苏彭
1946年皖东革命根据地改天长县置,属安徽省。治所即今安徽天长市。为纪念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将军而命名。1949年隶皖北行署区。1952年划属安徽省。1959年复名天长县。旧县名。淮南解放区设。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