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雍丘县

雍丘县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即今河南杞县。《史记·项羽本纪》: 秦二世二年 (前208),刘邦、项羽 “西略地至雍丘,大破秦军”。即此。汉属陈留郡。北魏为阳夏郡治。隋属梁郡。唐属汴州。五代晋天福二年 (937) 改为杞县,属开封府。后汉仍为雍丘县。金正隆后复改杞县。

②东晋侨置,属历阳郡。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南七十六里雍家镇。南朝梁废。

③东晋义熙十二年 (416) 侨置,属陈留侨郡。治所在今安徽寿县西南。隋开皇三年 (583)废。


古县名。(1)本春秋宋邑,战国属魏。秦置县,治今河南省杞县。属砀郡。五代晋改名杞县,汉复旧名。金正隆后又改为杞县。秦末刘邦、项羽曾于此大败秦军(《史记·项羽本纪》)。北魏阳夏郡、隋杞州治所。(2)东晋侨置,治今安徽省和县南雍镇附近。属秦郡。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改属历阳郡。齐以后废。(3)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侨置,治今安徽省寿县西南。属陈留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猜你喜欢

  • 兰西县

    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1)置,属吉林省呼兰府。治所在双庙子(今黑龙江省兰西县)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2:“析呼兰河西岸地置”,故名。1914年改属黑龙江省绥兰道, 1928年属黑龙江省。19

  • 梅树岭

    在今四川广元县南梅树乡境。《方舆纪要》卷68昭化县: 梅树岭 “在县东南四十里。丛林深菁,中多猛兽,有梅树关”。

  • 阳乐河

    又名横水、龙门水。即今河北赤城县南红河。《汉书·地理志》 上谷郡且居县:“阳乐水出东南,入沽。”《水经·沽水注》:鹊谷水“有二源,南即阳乐水也,出且居县。《地理志》曰,水出县东南,流径大翮山、小翮山北

  • 桂阳监

    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分郴州置。治所在平阳 (今湖南桂阳县)。《舆地纪胜》 卷61桂阳军:“以其在桂洞之南,故曰桂阳。” 辖境相当今湖南桂阳、蓝山、嘉禾、临武等县地。南宋绍兴三年(1133) 升

  • 双山台

    明置,即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西南双山堡。明《万历武功录》卷11《阿台阿革列传》:“(阿革)与酋长讨花,拥一百六十余骑,从三山寨堡双山台入, ……汉出兵追逐。”即此。

  • 蚩尤城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南。唐杜佑 《通典》 卷178州郡: 妫川郡怀戎县有 “蚩尤城”。《方舆纪要》 卷17延庆州: 蚩尤城,“ 《志》 云: 西北去怀来县六十里”。②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 《水经· &

  • 鲁密坚正

    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南水子乡坚正村。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坚正土百户。

  • 蒲子山

    在今山西隰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1隰州: 蒲子山在 “州东北五十里。相传尧师伊蒲子隐处。汉以此山名县”。又称太山。在山西省蒲县城东、蒲伊村南。海拔1704米。相传为尧师蒲伊子隐处。山上有一天然方石

  • 东溪镇

    即今四川綦江县南东溪镇。元于此置东溪巡检司。明嘉靖十一年(1532)移于今赶水镇。(1)在重庆市綦江县南部。面积153.7平方千米。人口8.2万。镇人民政府驻东溪,人口1.4万。唐初为丹溪县治所,贞观

  • 西戎

    唐代汉文史籍中偶对吐蕃的泛称。《旧唐书·吐蕃传》:“西戎之地,吐蕃是强。”此泛指今西藏及藏族各聚居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