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石岩
又作嶂石岩。即今河北赞皇县西南部嶂石岩。《清一统志·正定府》: 障石岩 “在赞皇县西南一百十里。其峰峻秀挺拔,上有石乳泉”。
又作嶂石岩。即今河北赞皇县西南部嶂石岩。《清一统志·正定府》: 障石岩 “在赞皇县西南一百十里。其峰峻秀挺拔,上有石乳泉”。
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南三十五里感王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海城县图:西南有大感王寨。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之战,提督宋庆与日军战于此。
又名军都关、太行第八陉、蓟门关、纳款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三十里。关门南北相距四十里,两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称为绝险。《吕氏春秋·有始》: 九塞有 “居庸”。《汉书·地理志》: 上谷郡居庸县
即仙居岭。亦作上洙岭、上株岭。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境。清同治《萍乡县志》卷1:上朱岭“在县西仙居里,距城六十里。有石坚赤如朱,冶者取以锻铁”。
北周天和元年(566)于龙涸防置,属扶州。治所在嘉诚县(今四川松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置,治甘松县(今四川松潘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松潘县一带
①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北一百五里。民国《湖北通志》 卷36竹溪县: 铜钱关 “嘉庆间总兵王凯、参将林泰带兵驻守”。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南一百八十里。地处鄂陕交界,为古代交通要冲。集镇名。在陕西省旬阳县东南部
即今青海西南之巴颜喀喇山。明宗泐 《望河源》 诗序: “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番人呼黄河为抹处,犁牛河为必力处: 赤巴者,分界也。其山西南所出之水则流入犁牛河,东北之水是为河源。”
即今四川南川市北福寿乡。民国 《南川县志》 卷2: 福寿场 “北路偏西五十里。俗呼罗洞坪,位高原上,大溪、龙川两夹之,上下各二十里。旧场名郑家街。……明季迁老场坪,去今场半里。清乾隆五十年移今地,更名
即今甘肃宕昌县北理川河,为岷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60岷州卫: 荔川河在 “卫东南九十里,旧有荔川砦,以此为名”。
在今浙江温州市。《续汉书·郡国志》 会稽郡永宁县:“永和三年以章安县东瓯乡为县。”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乌苏里江流域。后废。明永乐五年(1407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乌苏里江流域。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