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陈郡

陈郡

秦置,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88)改为陈国。建安初又改为陈郡。三国魏黄初六年(225)改为陈国,七年(226)又改为陈郡。西晋咸宁中并入梁国。永康二年(301)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南淮阳、沈丘、鹿邑等县及西华县一部分地。南朝宋移治项县(今沈丘县槐店回族镇)。北魏移治废陈县(今淮阳县),属豫州。东魏属北扬州。北齐为信州治。北周为陈州治。隋开皇初废。


秦置,治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太康、柘城县以南,扶沟、确山县以东,安徽省太和、颍上县以西,及河南、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西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领陈、颍川两郡,此后,吕后、文帝两度以郡置淮阳国。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淮阳国除为陈郡,又析郡南部置汝南郡,辖境减缩。景帝二年(前155年)以郡置淮阳国,次年国除为陈郡,元康三年(前63年)复改置淮阳国。东汉章和元年(87年)国除为郡,次年改为陈国。建安二年(197年)国除为郡,治陈县。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周口市和淮阳、鹿邑、柘城、太康、西华等县地。属豫州。三国魏复为陈国,以曹植为陈王。后植子志徙封济北王,又改为陈郡。南朝宋移治项县(今河南沈丘县)。魏、晋、南朝宋属豫州,东魏属北扬州,北齐属信州,北周属陈州。隋开皇初废。


猜你喜欢

  • 览赕

    唐南诏置,属云南节度。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西北八十九里琅井。南诏后期属弄栋节度。宋大理废。南诏于唐羁縻览州置,治今云南省牟定县东琅井。大理前期仍旧,后期废。

  • 高安

    今地不详。或疑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史记·赵世家》: 成侯四年 (前371),“与秦战高安,败之”。正义: “盖在河东。”古邑名。战国赵邑。今地不详,或以为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史记·赵世家》:赵成

  • 慈恩寺

    ①在今辽宁沈阳市区大南街中段东侧慈恩寺巷内。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 (1628),后历经扩建和重修。寺院坐西朝东,山门内建筑分三路: 中路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 南路为退居寮、厨房、司房、斋

  • 南嵌社

    即今台湾省桃园县北芦竹乡 (南崁)。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南嵌社 “离府治九百二十里”。

  • 黄庭观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西三里集贤峰下。为魏元君修道处。北宋景祐中赐名紫虚元君之阁,政和五年 (1115) 改为黄庭观。今存建筑为清乾隆年间建。

  • 梁寿郡

    南朝梁置,属静州。治所在龙平县 (今广西昭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昭平县北部地。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龙平县(今广西昭平县),属静州。辖境即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一带。隋开皇

  • 东引山

    旧称东永。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东引岛。清《乾隆内府舆图》:连江县东北有东引山。

  • 康王谷

    在今江西星子县北三十五里庐山中。清光绪 《江西通志》 卷54南康府: 康王谷 “一作钊城,盖周康王名也。或作康阳。梁刘孝绰酬陆倕诗,‘乍观秦帝石,复憩周王城’。即指此。《旧志》 作楚王谷”。有谷帘泉。

  • 丹崖山

    ①在今山东蓬莱市北三里。《明一统志》卷25登州府:丹崖山“东西两面,石壁巉岩。上有蓬莱阁,又有三洞:曰半仙、曰狮子、曰南土,秀丽奇绝为一郡伟观”。《方舆纪要》卷36蓬莱县:丹崖山“山下为珠玑岩,石壁千

  • 吾儿峪口

    在今河北涉县西南。《元史·察罕帖木儿传》:至正十八年(1358),“乃分兵屯泽州,塞碗子城;屯上党,塞吾儿谷”。即此。明置吾儿峪口巡司。